[發明專利]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9764.0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2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陳衛 |
| 地址: | 5285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混凝土 專用 膠粘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的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住宅產業化的推進,預制輕質混凝土墻板結構迅速發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應用預制輕質混凝土墻板時,需要墻板膠粘劑將其進行粘結成整體。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預制輕質混凝土墻板結構會產生收縮,因此要求混凝土墻板膠粘劑具有較高的柔韌性以滿足變形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場上所出售的混凝土墻板膠粘劑普遍存在柔性低、抗裂性能較差的現象,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板與板連接處、板頂端連接處、板與門窗連接處出現裂縫等現象,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因而,市場上迫切需要一種具有高柔性、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混凝土墻板膠粘劑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高柔性、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
本發明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主要由水和膠粘劑干粉以重量比例0.13:1~0.15:1組成,所述膠粘劑干粉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水泥20~25%
滑石粉5~15%
粉煤灰5~15%
可分散性乳膠粉5~10%
纖維素醚0.05~0.5%
砂50~60%。
進一步地,所述水泥為P·Ⅱ42.5硅酸鹽水泥.
進一步地,所述滑石粉為325目~425目滑石粉。
進一步地,所述粉煤灰為Ⅱ級粉煤灰。
進一步地,所述可分散性乳膠粉為以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物為基礎的可再分散膠粉。
進一步地,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進一步地,所述砂為粒徑小于2.36mm中砂。
本發明與現有混凝土墻板膠粘劑相比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本發明在現有混凝土墻板膠粘劑中摻入滑石粉和粉煤灰,改善了墻板膠粘劑的壓折比,明顯提高橫向變形的能力,增強了墻板膠粘劑柔韌性以滿足變形的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主要由膠粘劑干粉和280g水組成,所述膠粘劑干粉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水泥500g、滑石粉155g粉煤灰155g、可分散性乳膠粉100g、纖維素醚1.95g、砂1100g。
所述水泥為P·Ⅱ42.5硅酸鹽水泥。
所述滑石粉為325目~425目滑石粉。
所述粉煤灰為Ⅱ級粉煤灰。
所述可分散性乳膠粉為以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物為基礎的可再分散膠粉。
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所述砂為粒徑小于2.36mm中砂。
制備時先稱取材料用量,進行干粉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接著將280g水倒入攪拌鍋中,然后將上述混合物加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即獲得本發明高柔性混凝土墻板膠粘劑。
實施例二
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主要由膠粘劑干粉和280g水組成,所述膠粘劑干粉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水泥500g、滑石粉195g、粉煤灰115g、可分散性乳膠粉100g、纖維素醚1.95g、砂1100g。
所述水泥為P·Ⅱ42.5硅酸鹽水泥。
所述滑石粉為325目~425目滑石粉。
所述粉煤灰為Ⅱ級粉煤灰。
所述可分散性乳膠粉為以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物為基礎的可再分散膠粉。
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所述砂為粒徑小于2.36mm中砂。
制備時先稱取材料用量,進行干粉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接著將280g水倒入攪拌鍋中,然后將上述混合物加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即獲得本發明高柔性混凝土墻板膠粘劑。
實施例三
一種高柔性混凝土墻板專用膠粘劑,主要由膠粘劑干粉和280g水組成,所述膠粘劑干粉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水泥400g、滑石粉235g、粉煤灰195g、可分散性乳膠粉100g、纖維素醚1.95g、砂1100g。
所述水泥為P·Ⅱ42.5硅酸鹽水泥。
所述滑石粉為325目~425目滑石粉。
所述粉煤灰為Ⅱ級粉煤灰。
所述可分散性乳膠粉為以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物為基礎的可再分散膠粉。
所述纖維素醚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所述砂為粒徑小于2.36mm中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未經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97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