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灌溉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9018.1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6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愛德溫·范德·克納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16 | 分類號: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曾柳燕;康春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灌溉 控制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灌溉控制方法,包括:計算當前灌溉時間點所處的時間段內的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第二蒸發蒸騰量及第三蒸發蒸騰量;將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第二蒸發蒸騰量及第三蒸發蒸騰量中的最大值作為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目標蒸發蒸騰量;對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目標蒸發蒸騰量進行累加,得到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實際水分需求量;基于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實際水分需求量,控制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灌溉操作。本發明能根據作物的實際水分需求進行智能化灌溉,減少了工作量,避免種植人員長期值守;提升了作物產量。同時節約了水資源,避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溉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我國傳統農業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作物需水量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一直成為充分灌溉的理論基礎。近年來研究表明,作物本身具有生理節水與抗旱能力,作物各生育階段的需水量不同,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灌溉不足,不能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灌溉過量,也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例如導致根系淹水,影響根呼吸,也會影響造成水肥下滲損失。
現有技術中,對基質栽培的營養液供液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向基質內按照經驗供給一定量的營養液(定時、定量);二、根據累積光照達到一定值時便向基質內按照經驗供給一定量的營養液(累及光照);三、根據基質勢控制灌溉;四、基于水分運移模型和基質含水量控制灌溉。此外,公開了一種基質栽培灌溉控制的方法,通過供液時間、供液、排液比例控制灌溉量。
現有技術中,無論是通過經驗進行灌溉控制,還是基于基質水分含量(水勢)進行灌溉控制,均沒有考慮環境因素以及作物實際的水分需求,而作物生長過程中的需水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灌溉量,因此,現有技術中無法根據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對水分的需求對灌溉進行精確控制。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灌溉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能根據作物的實際水分需求進行智能化灌溉,減少了種植人員的工作量,避免種植人員長期值守;提升了作物產量。同時也節約了水資源,避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一種灌溉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計算當前灌溉時間點所處的時間段內的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第二蒸發蒸騰量及第三蒸發蒸騰量,所述第一蒸發蒸騰量表示在無光照狀態下,當前種植物的水分需求量,所述第二蒸發蒸騰量表示在有光照狀態下,所述當前種植物的水分需求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所述第三蒸發蒸騰量表示所述當前種植物的水分需求量與飽和水汽壓差的關系;
將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第二蒸發蒸騰量及第三蒸發蒸騰量中的最大值作為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目標蒸發蒸騰量;
根據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目標蒸發蒸騰量,計算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實際水分需求量;
基于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實際水分需求量,控制所述當前種植物在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的灌溉操作。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中,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所處的時間段內的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包括:
獲取所述當前種植物的最小水分損失量;
獲取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所述當前種植物的當前生長度的度量值;
根據所述當前種植物的最小水分損失量,及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所述當前種植物的當前生長度的度量值,計算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一蒸發蒸騰量。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中,所述當前灌溉時間點所處的時間段內的每個監測時間點對應的第二蒸發蒸騰量包括:
獲取所述當前種植物的每單位光照的水分需求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90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