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呋喃樹脂高效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8495.6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56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閆金亮;沃順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陽佰恩得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7/10 | 分類號: | B29B7/10;B29B7/14;B29B7/16;B29B7/22;B29B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韓燕燕;連圍 |
| 地址: | 236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呋喃樹脂 高效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涉及樹脂制備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呋喃樹脂高效生產工藝,包括主料輸出部分、初步混合部分、二次混合部分以及穩流輸出部分,主料經主料輸出組件上的混合部傳輸的同時經主料倉以離心力作用噴出,對液流層以沖擊方式發散,形成主料與輔料呈上下疊加結構的初步混合液,再經以壓縮方式間斷噴出的催化劑其沖擊,主料、輔料及催化劑二次混合后沿緩流組件表面流落,穿過分流網后輸出;通過混合部輸出呈螺旋結構的主料以沖擊方式對液流層發散,形成主料與輔料上下間隔疊加的初步混合液,再經初步混合機構帶動的噴流組件將催化劑以旋轉噴射方式進行二次混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混合不均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呋喃樹脂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呋喃樹脂高效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呋喃樹脂是指以具有呋喃環的糠醇和糠醛作原料生產的樹脂類的總稱,具有突出的耐蝕性、耐熱性以及其原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簡單等優點,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目前廣泛應用于冶金鑄造行業,用于造型,比如很多汽車配件、水暖衛浴、輪胎模具的生產中,運用呋喃樹脂砂工藝造型后,獲得良好的經濟效果。而呋喃樹脂生產時往往需要使用混合裝置,使用時需將不同原料按照比例加入罐體后,再通過攪拌裝置將其混合,但目前的混合生產裝置結構簡單,原料加入后往往集中落至罐體內的某一區域,需要長時間攪拌才能使其混合均勻;且罐體內往往設置單一攪拌槳葉,使用時易造成旋轉渦流,影響攪拌效果,因此現有的呋喃樹脂混合生產裝置存在生產效率低壓、及混合不均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呋喃樹脂高效生產工藝,通過混合部輸出呈螺旋結構的主料以沖擊方式對液流層發散,形成主料與輔料上下間隔疊加的初步混合液,再經初步混合機構帶動的噴流組件將催化劑以旋轉噴射方式進行二次混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混合不均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呋喃樹脂高效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主料輸出部分,主料經主料輸出組件上的混合部以轉動方式進行傳輸的同時經主料倉以轉動離心力作用經噴流孔噴出;
(b)初步混合部分,輔料以連續流落的液流層結構進入初步混合工位,經步驟(a)噴出的主料在輔料混合組件上的發散部處以沖擊力進行發散,形成主料與輔料呈上下疊加結構的初步混合液;
(c)二次混合部分,經步驟(b)形成初步混合液進入二次混合工位后經噴流組件以壓縮方式間斷噴出的催化劑沿緩流組件的表面對其沖擊,實現主料、輔料及催化劑的二次混合;以及
(d)穩流輸出部分,經步驟(c)形成的主料、輔料及催化劑混合后以斜板緩流方式沿緩流組件表面流落后進入混合輸出工位,在其流落過程中穿過設置于混合倉底部的分流網后進行輸出。
作為改進,所述發散部為弧面的凹槽結構,處于凹槽內的液流層經主料噴射于凹槽后產生的反作用力帶動輔料經發散部以弧面導方式上下發散飛濺。
作為改進,所述噴流組件以與緩流組件上初步混合液流向相反的噴出方式進行催化劑輸出。
作為改進,所述噴流孔為螺旋結構設置,主料經該噴流孔噴出,形成呈上下間隔的主料層,經凹槽發散飛濺后的輔料處于該主料層之間。
作為改進,所述步驟(c)包括催化劑輸出部,噴流組件與主料倉以同步轉動方式相連接,由設置于混合倉上的滾輪與噴流組件底部的頂起凸臺以導向傳動方式傳動,實現噴流組件中存儲部向上移動,分別由噴流組件中的活塞盤與存儲部以滑動密封配合方式對處于存儲部內的催化劑壓縮,實現催化劑間斷噴出。
另外,所述步驟(c)還包括催化劑供料部分,所述頂起凸臺與滾輪脫離后,由噴流組件中的復位簧以彈性恢復力推動存儲部向下移動,以吸附方式進行催化劑的間斷供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陽佰恩得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阜陽佰恩得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84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