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工容器的器壁結構及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8135.6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27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汪衛平;訾振發;鄭靜風;陳春元;李海林;黃先佑;唐子一;張青松;謝五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伊士達耐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90/02 | 分類號: | B65D90/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宣城***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工 容器 結構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化工容器的器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容器器壁為三層復合結構,內層(1)為成核劑改性的均聚聚丙烯塑料,中間層(2)為無機材料改性的聚丙烯塑料,外層(3)為抗氧化劑改性的聚丙烯塑料,所述的內層(1)、中間層(2)和外層(3)相互融合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容器的器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1)加入成核劑的重量比小于8%,內層(1)采用的成核劑為β成核劑。
3.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器壁結構的化工容器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纏繞成型工藝由內至外依次疊加加工,在每一層帶狀物料的纏繞過程中,將帶狀物料加熱至熱熔狀態,然后在模具上纏繞成型為管狀,使帶狀物料的側邊在纏繞過程中相互搭接并在冷卻后融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容器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2)加入重量比為5%~10%的玻璃纖維和重量比為8%~12%的碳酸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容器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的長度范圍在1mm~3mm,直徑在250μm~350μm,碳酸鈣為直徑30nm~50nm的輕質碳酸鈣。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化工容器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2)的帶狀物料的加熱溫度比內層(1)和外層(3)的帶狀物料的加熱溫度高5℃~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化工容器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層(2)采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纏繞加工,雙螺桿擠出機包括機筒和設于機筒內的螺桿,用于添加玻璃纖維和碳酸鈣粉粒的所述機筒和螺桿的維氏硬度大于等于1000HV,所述的螺桿選用滲氮鋼,螺桿的滲氮深度大于0.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伊士達耐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伊士達耐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813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