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6828.1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1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匡彬;江曉華;張傳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葉綠林;楊大慶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法,用于對餐廚(廚余)垃圾的精細處理和厭氧消化,該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三大步驟:酶解前處理、固液分離、厭氧發酵,各步驟間通過板鏈機、螺旋或管道輸送連接。本發明的重大創新點在于對餐廚(廚余)垃圾前處理工序中增加酶解工序,該工序可促進破碎后餐廚(廚余)垃圾中蛋白質水解,提升厭氧消化階段有機物的利用率和沼氣產量;同時,該方法通過高壓擠壓的方式實現干濕物料的高效分離,固液分離徹底,且通過壓力的設定,能夠將有機物漿料從餐廚(廚余)垃圾中快速的分離出來,分離效果好,可廣泛應用于餐廚(廚余)垃圾處理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餐廚(廚余)垃圾,俗稱泔腳,又稱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極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傳播細菌和病毒。餐廚(廚余)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類食物殘余、蔬菜、動植物油、肉骨、廢餐具、塑料、紙巾、果皮、果核等多種混雜固體物等。從化學組成上,有淀粉、纖維素、蛋白質、脂類和無機鹽。餐廚(廚余)垃圾的主要特點是有機物含量豐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爛,其儲存時間稍長即滋生病菌、蚊蟲、蟑螂,增加廚房異味,其性狀和氣味都會對環境衛生造成惡劣影響,影響居民健康和家居環境。餐廚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難點和管理難點。
現有的餐廚垃圾處理多采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在生物降解之前,需要對垃圾進行細分,去除不能降解的瓷片、塑料、碎骨等雜物。可采用擠壓的方式實現對垃圾的固液分離,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620106063公開了一種餐廚、生活垃圾干濕分離擠壓分離裝置包括主擠壓導向總成、進料箱總成、擠壓及排料總成、反擠壓導向總成位于同一水平軸線上依次連接;進料推頭總成與進料箱總成連接并與所述的水平軸線垂直設置,且進料推頭總成與進料箱總成兩者配合形成圓筒形的預壓腔;進料推頭總成包括預壓室、連接在預壓室上端的進料斗、連接在預壓室一端的油缸和位于預壓室內的推頭;油缸的活塞桿前端與推頭連接;推頭前端為小于半圓的圓弧形,當推頭前進至進料箱總成時,可與進料箱總成內側的大于半圓的側壁形成所述圓筒形的預壓腔。再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610225319.3公開了一種廚余垃圾的固液分離裝置,包括驅動軸、加強板、漏筒、螺旋葉片、濾水腔。漏筒安裝在濾水腔內部,通過四塊加強板固定在驅動軸上;螺旋葉片安裝在漏筒上;驅動軸將動力傳入,通過加強板,帶動螺旋葉片、漏筒轉動。廚余垃圾固液分離裝置作為垃圾處理機重要的前處理裝置,它主要作用是先將廚余垃圾進行固液分離,再將濾水后的固體垃圾輸送進垃圾處理機的反應機中,其結構的設計影響著垃圾處理機中微生物的工作效率。但并沒有具體論述固液分離的方法,對于廚余垃圾來說,經擠壓后會行程糊狀物質,如何將這種糊狀物從固廢中擠出,將固廢的含水量降至最低,仍舊是目前廚余垃圾處理中難以攻克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法,酶解前處理工序促進了物料中蛋白質的水解,該整套處理方法解決了餐廚(廚余)垃圾固液分離不徹底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收集來的餐廚(廚余)垃圾輸送至卸料倉存放;
2)將卸料倉的餐廚(廚余)垃圾通過破袋機進行初步破袋處理;
3)破袋后的餐廚(廚余)垃圾進一步通過破碎機破碎降低物料尺寸,
4)破碎后的餐廚(廚余)垃圾返送至轉存料倉靜置8~12小時,物料靜置期間,間斷進行物料翻拋,翻拋的同時向物料表面按比例間斷噴灑蛋白水解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68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