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豆蛋白改性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5360.4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4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白繪宇;李育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89/00;C08L29/04;C08H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豆蛋白 改性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天然高分子與感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豆蛋白改性復合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蛋白系天然蛋白質高分子,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材料。大豆資源豐富且再生速度快,在石油資源日益匱乏的今日,極有希望替代以石油為原料的合成材料,成為新一代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大豆分離蛋白(SPI)在食品、化妝品、包裝膜以及膠粘劑中有廣泛應用,但是,通過物理、化學、共混等方法對其進行改性可以極大的對其功能性獲得提升。目前提高SPI膜常用的方式是交聯劑交聯改性,存在的問題是交聯劑的用量較難控制到SPI膜期待的性能。
光交聯是一種新型的交聯手段,通過引入光敏基元,在光刺激下,結構中的光敏感基元能夠做出快速響應,并發生相應的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光交聯作為一種新型的交聯手段,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可以通過對照射頻率、位置、強度及時間長短進行選擇,“定時、定點、定速”地實現智能調控。SbQ(1-甲基-4-(對甲酰苯乙烯基)吡啶甲基硫酸鹽)是一種結構中含醛基的苯乙烯基吡啶鹽,它能夠在紫外光照下發生二聚反應。設想在天然的大豆蛋白中引入SbQ基元,能夠賦予大豆蛋白可光交聯性。
聚乙烯醇(PVA)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等,且成本較低,在諸多領域也有著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豆蛋白改性復合膜的制備方法。本專利首先發明了一種大豆蛋白改性物的制備方法,利用大豆蛋白結構中胺基和SbQ結構上的醛基發生席夫堿反應,將SbQ接枝到SPI結構中。制備過程為:將大豆蛋白SPI溶解分散于水中,加熱至50℃,攪拌40-50min,加入SbQ粉末避光攪拌反應1h,隨后加入NaBH4還原,透析凍干得到SPI-g-SbQ。
具體為:將大豆蛋白SPI 5g溶解分散于水500ml中,加熱至50℃,攪拌40min,加入SbQ 0.3-0.5g避光攪拌反應1h,隨后加入NaBH4還原,透析凍干得到SPI-g-SbQ。SbQ加入量優選為0.5g。
復合膜的制備過程為:分別配置質量分數均為5%的SPI-g-SbQ水溶液和PVA,具體為:將SPI-g-SbQ溶于50℃的水中,攪拌分散;再將聚乙烯醇PVA溶于80℃左右的熱水中,攪拌溶解;最后將得到的SPI-g-SbQ水溶液和PVA水溶液等體積混合,置于玻璃板上,干燥10h以上成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充分利用大豆等廉價環保資源,通過SPI結構中的NH2和SbQ中的醛基發生席夫堿反應,將光敏的SbQ接枝到SPI結構上,賦予SPI光敏性,并將其與水溶性好且成膜性好的PVA共混,制備復合膜,該復合膜能夠在紫外光照下發生交聯反應,形成交聯的網絡結構,改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SPI-g-SbQ的水溶液TEM圖
圖2SPI-g-SbQ/PVA復合膜的SEM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利用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但不能認為是限定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將大豆蛋白SPI 5g溶解分散于水500ml中,加熱至50℃,攪拌40min,加入SbQ 0.5g避光攪拌反應1h,隨后加入0.1gNaBH4還原,透析凍干得到SPI-g-SbQ。
實施例2
將SPI-g-SbQ配成0.1mg/ml的稀溶液,采用透射電鏡觀察它的形貌,如附圖1所示。結果顯示,SPI-g-SbQ呈球狀形貌,SPI本身為球蛋白,接枝部分SbQ后,出現了部分顏色較深區域,這是來源于SbQ結構中苯環。
實施例3
將實施例1得到的SPI-g-SbQ溶于50℃的水中,攪拌分散,制得質量分數5%的溶液;再將聚乙烯醇PVA溶于80℃左右的熱水中,攪拌溶解制得質量分數5%的溶液;最后將得到的SPI-g-SbQ水溶液和PVA水溶液體積比1:1混合,置于玻璃板上,干燥10h以上成膜。
實施例4
將實施例3得到的復合膜通過掃描電鏡SEM觀察表面形貌。如附圖2所示,結果顯示復合膜表面較為均一,因而改性的SPI與PVA相容性較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53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抑菌復合膜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消光黑色聚酰亞胺薄膜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