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及其制作和調節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4900.7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7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遠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遠軸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K10/12 | 分類號: | A47K1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東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張紅;程立民 |
| 地址: | 312599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毛巾 及其 制作 調節 方法 | ||
1.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包括后側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墻面上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后端與底座(1)前側固定的矩形套狀支撐套(2),支撐套(2)四面套壁均與墻面垂直,且上下兩側套壁相互平行并水平設置,左右兩側套壁相互平行并豎向設置,還包括配合嵌在支撐套(2)內的矩形塊狀支撐塊(3),支撐塊(3)四周分別與支撐套(2)四周內壁貼合,還包括圓環形掛環(4),掛環(4)上具有一段呈直桿結構的圓桿狀轉桿(41),轉桿(41)軸線與掛環(4)軸線垂直,支撐塊(3)上設有橫向設置的轉孔(31),轉孔(31)軸線與支撐套(2)左右兩側套壁垂直,轉桿(41)穿設在轉孔(31)內,所述的支撐套(2)左右兩側套壁分別設有U形卡槽(21),卡槽(21)槽口位于支撐套(2)前端,卡槽(21)包括相互平行,并與墻面垂直的兩側槽壁,卡槽(21)槽口位置的兩側槽壁加深形成滑槽(22),滑槽(22)兩側槽壁與卡槽(21)兩側槽壁平行,且滑槽(22)兩側槽壁間距大于卡槽(21)兩側槽壁間距,滑槽(22)槽底呈弧形并與卡槽(21)槽壁銜接,滑槽(22)槽底對應的弧形直徑與滑槽(22)兩側槽壁間距相同,所述的轉桿(41)靠近兩端位置分別同軸設有圓形滑塊(42),滑塊(42)橫截面直徑與滑槽(22)兩側槽壁間距相同,并小于轉桿(41)桿徑,所述的滑塊(42)外壁具有兩面相互平行的卡面(43),兩面卡面(43)間距與卡槽(21)兩側槽壁間距相同,且兩塊滑塊(42)分別滑動位于兩道滑槽(22)內,且滑塊(42)外壁與滑槽(22)兩側槽壁貼合,還包括與支撐套(2)前端固定的擋板(5),擋板(5)與支撐塊(3)之間設有壓縮彈簧(51),所述的壓縮彈簧(51)推動支撐塊(3),使滑塊(42)外壁抵在滑槽(22)槽底,且受重力作用,使掛環(4)軸線與墻面垂直,且能外翻掛環(4),以帶動轉桿(41)圍繞轉孔(31)軸線旋轉,且當掛環(4)軸線呈豎向設置,并與墻面平行時,所述的兩面卡面(43)分別與卡槽(21)兩側槽壁對齊,且壓縮彈簧(51)推動支撐塊(3),使兩塊滑塊(42)分別滑動進入兩個卡槽(21)內,且滑塊(42)的兩面卡面(43)分別與卡槽(21)兩側槽壁貼合,且此時掛環(4)軸線與擋板(5)距離大于掛環(4)內側半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5)上固定有套在支撐套(2)前端的矩形套狀擋套(5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套(52)左右兩側套壁上具有半圓形缺口槽(53),缺口槽(53)槽徑與轉桿(41)桿徑相同,且當滑塊(42)外壁與滑槽(22)槽底貼合時,所述的缺口槽(53)槽壁與轉桿(41)桿壁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孔(31)朝向支撐套(2)一側切開,并形成位于支撐塊(3)上的U形轉槽(32),轉槽(32)槽口朝向支撐套(2)后端,所述的轉槽(32)槽底呈弧形,且轉槽(32)槽底對應的直徑與轉桿(41)桿徑相同,所述的轉桿(41)桿壁貼合在轉槽(32)槽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環(4)和轉桿(41)為不銹鋼環一體彎折形成,且所述的滑塊(42)為轉桿(41)靠近兩端的桿壁切槽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套(2)后端固定有支撐板(23),底座(1)為板狀結構,且支撐板(23)后側面與底座(1)前側面貼合,并通過緊固件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毛巾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縮彈簧(51)為與支撐套(2)內壁配合的矩形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遠軸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遠軸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490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低共萃取的鈷鎳萃取分離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納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