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塑性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及主動脈夾層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64420.0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1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勝;符偉國;張庭超;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唯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07 | 分類號: | A61F2/0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鎧;劉靜靜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塑性 主動脈 夾層 支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塑性血管覆膜支架及主動脈夾層支架,其中,可塑性血管覆膜支架,包括管狀的覆膜以及沿軸向依次縫合在覆膜上的多個環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部分覆膜上的環形支架為半縫合支架,半縫合支架上具有可與覆膜分離的非縫合區,非縫合區內彎側對應的覆膜在折彎狀態下脫離半縫合支架向內折疊。所述半縫合支架分布在可塑性血管覆膜支架植入后的折彎部位。所述半縫合支架為依次相鄰的至少兩圈。本發明提供的可塑性血管覆膜支架,在覆膜支架彎曲時,處于內彎側的兩相鄰環形支架的非縫合區能夠疊置,非縫合區的覆膜發生向支架內部折疊,維持覆膜支架的彎曲形態。
本申請是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可塑性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及主動脈夾層支架”的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申請日為2016年3月18日,原申請的申請號為201610158364.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塑性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及主動脈夾層支架。
背景技術
主動脈疾病主要包括主動脈真性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主動脈真性動脈瘤不是真正的腫瘤,而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局部或普遍擴張,主動脈直徑大于正常直徑50%以上的病理性改變。主動脈瘤進一步分為主動脈真性動脈瘤和主動脈假性動脈瘤。主動脈真性動脈瘤是主動脈壁和主動脈瘤壁全層均有病變性擴大或突出而形成的主動脈瘤。主動脈假性動脈瘤是動脈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動脈鄰近的組織包裹而形成血腫,多由于創傷所致。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由于主動脈內膜局部破損,高壓血流沖入血管壁,造成中膜撕裂(中層的裂開通常是在中層內1/3和外2/3交界面),使完整的主動脈壁結構一分為二,在夾層的內、外壁間的裂開間隙中形成一個夾層腔。為了與主動脈腔區別,夾層腔稱為假腔,主動脈腔稱為真腔。
主動脈真性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都是極為兇險的疾病,發病后48小時內的死亡率大于50%,發病后兩周內的死亡率大于85%,已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的到來,其發病率將不斷攀升。
主動脈夾層按照Stanford分型,可以分為A型夾層和B型夾層。
A型:內膜破口位于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近段降主動脈,擴展累及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動脈甚者腹主動脈。
B型:內膜破口常位于主動脈峽部,擴展僅累及降主動脈或延伸至腹主動脈,但不累及升主動脈和主動脈弓。
主動脈夾層按照DeBakey分型,可以分為I型夾層,II型夾層和III型夾層。
I型:內膜破口位于升主動脈,擴展累及腹主動脈。
II型:內膜破口位于升主動脈,擴張僅限于升主動脈。
III型:內膜破口位于主動脈峽部,擴展累及降主動脈(IIIa)或達腹主動脈(IIIb)。
A型相當于I型和II型,約占主動脈夾層的65%-70%;B型相當于III型,約占30%-35%。
目前外科治療這類疾病主要有傳統的開放式外科手術和微創的血管腔內介入隔絕手術。
外科手術治療的手術難度大,操作困難,手術時間長,對病人的創傷大,且死亡率高。同時,還需用到輔助技術:深低溫停循環、腦灌注、常規體外循環、升降溫、以及心血管麻醉等。另外,手術視野內管道眾多且順序復雜,吻合口多,導致手術時間延長,腦缺血時間和體外循環時間亦相應延長,從而增加了手術死亡率和并發癥(尤其是腦部并發癥)的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唯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唯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44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床頭靠背小桌
- 下一篇:帶有頭部調節的床墊以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