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角度變化的支管式流道設計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64118.5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2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7/12 | 分類號: | B29C47/12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中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5 | 代理人: | 許玲愛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角度 變化 支管式流道 設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擠出模頭中支管的流道設計,具體為一種角度變化的支管式流道設計。
背景技術
通常,在擠出模頭的支管的主流道其中間截面和端面截面呈水滴形狀,兩處水滴下部夾角為等角度設計,舉例如圖1、圖2所示,常規的擠出模頭,由上、下模體合模后中間形成支管流道,熔體從進料口進入流道,A位置的中間截面和B位置的端面截面呈水滴形狀,兩處水滴下部夾角為等角度設計。這樣的設計對于流道兩端來說物料的停留時間比較長,對于一些停留時間長容易發生焦料的原料來說這種流道就存在缺陷,無法長時間連續生產,需停機清理再投入生產,損耗大,浪費嚴重。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角度變化的支管式流道設計,能夠明顯縮短物料在流道兩端的停留時間,延長連續生產的周期。
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角度變化的支管式流道設計,包括有上、下模體合模形成的支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流道的截面水滴形狀下部夾角的角度從中間往兩端逐漸變小,同時支管流道的截面面積逐漸變小。
優選的,所述的支管流道的中間截面最高高度L0為70mm~140mm之間,所述的支管流道的端面截面最低高度為L1為50mm-120mm之間。
優選的,所述的支管流道的中間截面流道間隙H0在18mm-36mm之間,所述的支管流道的端面截面流道間隙H1在18mm-36mm中間。
通過改進型流道的設計,優化過后的流道末端端面截面采用小角度的水滴流道截面設計,整個支管流道的水滴形狀角度從中間往兩端逐漸減小,整個流道的截面面積也逐漸減小,明顯縮短物料在流道兩端的停留時間,延長連續生產的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流道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流道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支管流道中間截面往端面截面面積減小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單模體流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3—6所示,一種角度變化的支管式流道設計,包括有上模體1、下模體2合模形成的支管流道3,物料從進料口4進入到支管流道3內,支管流道3呈衣架式從中間往左右兩側端展開,圖3中所示的中間截面如C所指位置,端面截圖如D所指位置。如圖5所示,C所指為支管流道中間截面,中間截面最高高度L0為70mm~140mm之間,中間截面流道間隙H0在18mm-36mm之間。D所指的支管流道的端面截面最低高度為L1為50mm-120mm之間,端面截面流道間隙H1在18mm-36mm中間。支管流道3的截面水滴形狀下部夾角的角度從中間C位置往兩端D位置逐漸變小,同時支管流道的截面面積逐漸變小。如本實施例中的夾角從60度逐漸減小到36度。
通過改進型流道的設計,優化過后的流道末端端面截面采用小角度的水滴流道截面設計,整個支管流道的水滴形狀角度從中間往兩端逐漸減小,整個流道的截面面積也逐漸減小,明顯縮短物料在流道兩端的停留時間,延長連續生產的周期。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411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白血病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龜甲藥丸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