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60072.X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9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江億;劉曉華;徐熙;張世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J15/06 | 分類號: | F23J15/06;F23L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周治宇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qū)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氣 余熱 深度 回收 系統(tǒng) | ||
1.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回收系統(tǒng)包括:
呈立式薄壁空心筒狀的殼體,
同軸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上部且能相對于自身中軸線旋轉的轉芯,
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且經過所述殼體和轉芯的中軸線的隔板,
擋板,
噴淋裝置,和
放熱單元與所述噴淋裝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相連接的水水換熱器;
其中,所述轉芯呈立式厚壁空心筒狀,所述轉芯的側壁的縱截面呈蜂窩狀,并在內部填充吸濕材料;所述隔板將所述殼體和轉芯的內部空間分為空氣流道和煙氣流道兩部分;多個所述擋板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與所述轉芯的頂部之間、所述煙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頂部與所述隔板的頂部之間、所述空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底部與所述隔板之間,以及所述煙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底部與所述殼體之間;所述空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頂部形成空氣流道進口,所述空氣流道一側的所述殼體的下部側壁上開設空氣流道出口;所述煙氣流道一側的所述殼體的下部和上部側壁上分別開設煙氣流道進口和煙氣流道出口;所述噴淋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下部的所述煙氣流道內;
所述殼體內下部的所述隔板上還固定設置有空氣-煙氣換熱器,且所述空氣-煙氣換熱器的換熱端位于所述空氣流道內、吸熱端位于所述煙氣流道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裝置的布液器設置在靠近所述殼體的側壁和所述隔板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裝置的布液器設置在所述煙氣流道進口的上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煙氣換熱器設置在所述噴淋裝置的布液器的下方。
5.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回收系統(tǒng)包括:
呈立式薄壁空心筒狀的殼體,
同軸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上部且能相對于自身中軸線旋轉的轉芯,
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下部且經過所述殼體和轉芯的中軸線的隔板,
擋板,
噴淋裝置,和
放熱單元與所述噴淋裝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相連接的水水換熱器;
其中,所述轉芯包括中心的轉軸和周圍的轉輪,所述轉輪的橫截面呈蜂窩狀并在內部填充吸濕材料,所述轉輪的外徑與所述殼體的內徑相匹配;所述隔板將所述殼體下部的內部空間分為空氣流道和煙氣流道兩部分;所述擋板設置在所述煙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頂部與所述殼體的頂部之間;所述空氣流道一側的所述轉芯的頂部形成空氣流道進口,所述空氣流道一側的所述殼體的下部側壁上開設空氣流道出口;所述煙氣流道一側的所述殼體的下部和上部側壁上分別開設煙氣流道進口和煙氣流道出口;所述噴淋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下部的所述煙氣流道內;
所述殼體內下部的所述隔板上還固定設置有空氣-煙氣換熱器,且所述空氣-煙氣換熱器的換熱端位于所述空氣流道內、吸熱端位于所述煙氣流道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裝置的布液器設置在靠近所述殼體的側壁和所述隔板處;或者,所述噴淋裝置的布液器設置在所述煙氣流道進口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6007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鍋爐排煙凈化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新型輸煤施工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