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58448.3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64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克;尋秋菊;丁健;陸小云;謝華;張章;耿美玉;任小梅;童林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4 | 分類號: | C07D487/04;A61K31/519;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銀鳳;萬志香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嘧啶 酮類 化合物 及其 應用 | ||
1.具有式(Ⅰ)所示結構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L選自:
其中,*表示與-COR1相連接的位點;
R1選自:
1)C1~C8飽和烷基;
3)(CH2)nX,n=0~6,其中,n不為0,X選自:羥基,C1~C5烷基取代的胺基;
R2,R3,R4,R5,R6分別獨立地選自:
1)氫;
2)鹵素;
3)C1~C6烷基;
5)-OR;其中,R選自C1~C6烷基;
R7獨立地選自:
1)氫;
3)C1~C6烷基;
R8獨立地選自:
1)氫;
2)鹵素;
3)C1~C6烷基;
5)C1~C6烷氧基;
R9選自:
4)N-R10取代的哌嗪基;其中R10選自:C1~C6烷基,C3~C6雜環烷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所述L選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具有式(Ⅱ)所示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R1選自:1)甲基,乙基,丙基,叔丁基,2-甲基丙基;3)1-羥基甲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R1選自: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2-甲基丙基。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R2,R3,R4,R5,R6分別獨立地選自:1)氫;2)氟,氯;3)甲基,乙基,異丙基;5)甲氧基。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R3,R4和R5均為氫;R2和R6分別獨立地選自:1)鹵素;2)C1~C6烷基;4)-OR;其中,R選自C1~C6烷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嘧啶并嘧啶酮類化合物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特征在于,R3,R4和R5均為氫,R2和R6分別獨立地選自:1)氟,氯;2)甲基,乙基,異丙基;4)甲氧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未經暨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844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