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廂式粉末裝運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57856.7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7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銀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銀平 |
| 主分類號: | B65D88/72 | 分類號: | B65D88/72;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華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1144 | 代理人: | 經智勇 |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末 裝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粉末材料運輸裝置,特別是一種廂式粉末裝運裝置。
背景技術
多數(shù)工業(yè)用粉末材料顆粒細小,流動性強,易流失,易被污染,目前,這類粉末材料往往是通過汽車或火車進行運輸,運輸過程中,通常是將粉末材料裝入化纖包裝袋,密封后排列裝入汽車或火車車廂,到達目的地后,將包裝袋取出,割破包裝袋,卸載粉末材料,這種運輸方式存在以下缺點:卸車后包裝袋報廢,包裝袋只能一次性使用,增加了產品的成本,浪費十分嚴重,由于必須逐個割破卸料,裝卸效率低;并且會造成粉塵滿天飛的現(xiàn)象,對裝卸工人的身體健康不利,還污染環(huán)境,為此,申請人在先申請了專利號為“201320338730.3”的“充氣床式粉末材料裝運裝置”和專利號為“201520066730.1”的“布袋式粉末材料裝運裝置”,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的了上述問題,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其結構上的問題,袋體在加壓過程中會出現(xiàn)擠壓車廂,導致車廂損壞,甚至發(fā)生壓力太大袋體破裂的現(xiàn)象,使用局限性大,而且袋體體積大,占用空間大,收納難,使用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其改進和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本發(fā)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廂式粉末裝運裝置,可有效解決粉末材料安全、快速裝卸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廂式粉末裝運裝置,包括廂體,廂體為長方體的中空結構,廂體內底部放置有充氣袋體,充氣袋體是由不透氣的底面、不透氣的側面和透氣的頂面構成的長方體中空結構,充氣袋體內設置有用防止頂面和底面受壓貼合的彈簧,廂體頂部分別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和進風管,進風管伸入廂體內的一端連接有與充氣袋體內腔相連通的進風軟管,廂體內設置有線盤,線盤上繞裝有拉繩,拉繩的一端與線盤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穿過固定在廂體內頂面上的限位套后向下伸出并與充氣袋體的底面固定連接在一起,限位套前端的拉繩上設置有無法穿過限位套的限位塊,當限位塊卡在限位套的前端時,充氣袋體的底面與廂體的底面緊貼,轉動線盤,帶動充氣袋體在廂體內升降,構成充氣袋體的豎直位置調節(jié)結構。
所述充氣袋體上方的廂體內分別設置有用于增加廂體強度的縱向加強筋和橫向加強筋。
所述縱向加強筋位于橫向加強筋的下方,縱向加強筋的兩端置于連接在箱體內側的第一支座上,橫向加強筋的兩端置于連接在箱體內側的第二支座上,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均設置有上部開口的卡槽,充氣袋體的頂面上分別設置有與縱向加強筋相對應的第一托盤和與橫向加強筋相對應的第二托盤,第二托盤高于第一托盤,充氣袋體上升后,第一托盤將縱向加強筋托起并脫離第一支座的卡槽隨充氣袋體一起向上升起,第二托盤將橫向加強筋托起并脫離第二支座的卡槽隨充氣袋體一起向上升起,充氣袋體下落后,縱向加強筋和橫向加強筋落到卡槽內并脫離第一托盤或第二托盤。
所述縱向加強筋伸入第一支座的兩端上均設置有無法水平通過卡槽的第一環(huán)形凸沿,所述橫向加強筋伸入第二支座的兩端上均設置有無法水平通過卡槽的第二環(huán)形凸沿,構成加強筋的水平限位結構。
所述廂體底部側壁上設置有向內凸起的限位凸沿,充氣袋體放置在限位凸沿內側的廂體底部上,限位凸沿的厚度大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向內凸起的距離。
本發(fā)明結構新穎獨特,簡單合理,易生產,易操作,省時省力、成本低,將車廂本身作為物料儲存的主體,在廂體底部設置充氣袋體進行充氣卸料,卸料時,從廂體頂部的進風管充氣,氣體通過進風軟管進入充氣袋體,氣體從頂層的透氣孔向上噴出,使廂體內的粉末材料呈沸騰狀態(tài),經負壓將粉末輸送卸出,快速完成裝卸料,在廂體內增加橫向、縱向加強筋,大大加強了廂體的強度,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避免了被壓力撐爆,充氣袋體不使用時,可以收起,而且在升降過程中帶動加強筋升降,完全不影響其他物料的運輸,一廂多用,安全可靠,粉末粒材料的運輸快速,高效,是粉末運輸、裝卸裝置上的創(chuàng)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剖面主視圖(充氣袋體落下)。
圖2為本發(fā)明的剖面主視圖(充氣袋體向上收起)。
圖3為本發(fā)明充氣袋體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充氣袋體頂面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橫向加強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銀平,未經郭銀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78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儲料倉葉片式均勻出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食用油罐的保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