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56926.7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3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奉林;翁江林;李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9/00 | 分類號: | B60Q9/00;B60Q1/52;E05C1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防 汽車 開門 碰撞 預警 方法 | ||
1.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車門內門把手附近布置開門監測單元(5)用于檢測車內乘員的開門意圖;車身安裝的雷達控制器單元(1)用于探測計算車后方運動目標與本車開門碰撞可能;車內設置與雷達控制器單元(1)電連接的報警單元(2);
步驟二,雷達控制器單元連續探測側后方運動目標相對本車是否存在碰撞危險;有,進入步驟三;無,繼續步驟二;
步驟三,雷達控制器單元從車身控制器單元獲取車門開閉狀態,從開門監測單元獲取車內乘員開門意圖;根據以下三種情況,雷達控制器單元控制報警單元逐級將危險警示提高:
情況1,車門狀態為關閉,無乘員開門意圖,按一級報警;
情況2,車門狀態為關閉,有乘員開門意圖,按危險警示高于一級的二級報警;
情況3,車門狀態為打開,按危險警示高于二級的三級報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一中,在車內設置燈光控制器單元(3),在車門內設置與燈光控制器單元電連接的開門危險警示燈(4);
步驟三的情況1下,雷達控制器單元通過燈光控制器單元控制開門危險警示燈點亮,控制報警單元進行文字、圖片報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三的情況2下,雷達控制器單元通過燈光控制器單元(3)控制開門危險警示燈(4)閃爍,控制報警單元(2)進行文字、圖片、語音報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一中,在車外設置與燈光控制器單元電連接的危險警示燈(6);在車門處布置與車身控制器單元電連接的門開限力電機(8);
步驟三種的情況3下,雷達控制器單元通過燈光控制器單元控制開門危險警示燈與危險警示燈閃爍,控制報警單元進行文字、圖片及語音報警,通過車身控制器單元控制門開限力電機阻止車門開度增加。
5.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雷達控制器單元連續探測側后方的運動目標相對于本車的橫向距離、縱向距離、車速、加速度等,預測目標的運動軌跡和意圖,計算運動目標與本車開門碰撞時間TC,與預設定的安全碰撞時間Tmax進行對比,判定是否存在開門碰撞危險;當TC>Tmax時,雷達控制器單元判斷不存在碰撞危險;當TC≤Tmax時,雷達控制器單元判斷存在開門碰撞的可能性。
6.預防汽車開門碰撞的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車門附近布置開門監測單元(5)用于檢測車內乘員的開門意圖;車內安裝雷達控制器單元(1)用于探測計算車后方運動目標與本車開門碰撞可能;車內設置與雷達控制器單元電連接的報警單元(2);
步驟二,雷達控制器單元連續探測側后方運動目標相對本車是否存在碰撞危險;有,進入步驟三;無,繼續步驟二;
步驟三,雷達控制器單元從車身控制器單元獲取車門為關閉狀態時,從開門監測單元獲取車內乘員開門意圖;根據以下二種情況,雷達控制器單元控制報警單元逐級將危險警示提高:
情況1,無乘員開門意圖,按一級報警;
情況2,有乘員開門意圖,按危險警示高于一級的二級報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692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