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鱔生態網箱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52974.9 | 申請日: | 2017-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4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彭亞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亞萍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5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鱔 工程蠅蛆 網箱養殖 養殖環境 飼料 高蛋白 單價 單條 放養 生態 飼養 生長 養殖 農民 | ||
一種黃鱔生態網箱養殖方法,包括蓮藕、黃鱔、間隔養殖、用工程蠅蛆作為飼料,其優點是:給黃鱔生長創造了一個優良的養殖環境,用優質高蛋白工程蠅蛆作飼料,使黃鱔放養密度大大提高,飼養周期可以縮短一半,產品可提高50-100%,由于單條黃鱔個大體重,單價最少提高50%,給農民帶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黃鱔生態網箱養 殖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養殖黃鱔一般采用土池、水泥池喂養,食料多為小魚和蚯 蚓,其缺點是喂養周期長,大概需要14個月左右才能出池上市,黃鱔 幼苗放養密度小,每平方米只能放養3kg。即使出池上市,單條黃鱔 的重量輕、總產量少。夏天池面光禿無遮攔,水池水溫上升快,池中的 黃鱔經常因池中水溫高而死亡,使農民損失巨大。另外由于池中都是 無底泥塘,黃鱔時有溜掉,使養殖農戶的收入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一種蓮藕黃鱔混養,采用具有高蛋白的工程 蠅蛆作為飼料,使之養殖的黃鱔產量高、單個重量大、養殖周期短的 黃鱔生態網箱養殖方法。 本發明黃鱔生態網箱養殖方法,包括: (1)、首先要制造出一個生態環境,把養殖池分成若干格,一格養藕,一格養黃鱔,這樣相對應間隔排列到需要的養殖面積。養黃鱔的格 內要清除所有的浮泥,—直清到硬底為止,在四周和底部徹上紅磚或澆 注上混凝土,使之成為一個養殖槽,再在槽底放入20-30cm的浮泥, 這樣可以避免藕池中的藕長到養鱔池中。 (2)整個養殖池中放入1米左右深的水。 (3)把網箱放入養鱔池中,網箱上部高出水面30-50cm。網箱中 放入黃鱔幼苗,單條體重20-30g,每平方米放養6kg左右。 (4)藕池中栽上蓮藕。 (5)每天兩次向養鱔網箱中投入工程蠅活蛆喂養。同時經常監測水 溫,特別是夏天更要勤加監測,水溫達到28c以上時應采取措施換水, 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此情況,其原因是蓮藕的葉子,夏天擋住了烈日, 使養鱔池水面始終在陰涼處。 (6)黃鱔養到7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池上市,此時黃鱔每條一般都在 80-100g之間。
本發明黃鱔生態養殖方法的優點是:黃鱔、蓮藕混合養殖,給黃 鱔提供了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黃鱔吐出二氧化碳,蓮藕吸收,并放出 氧氣,蓮藕的荷葉,特別是夏天擋住了烈日,使養鱔池中水面始終處于 陰涼處,不至于產生高溫,危及黃鱔生命。網箱養殖,喂養高蛋白工程 蠅活蛆,增加了放養密度,同時縮短了養鱔周期,網箱養鱔是原來喂養 時間的1/2。同時每條黃鱔重量達到80-100g提高了黃鱔的品質和 每公斤的銷售價格可以提高50%-100%,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 效益,同時給社會提供出高蛋白的肉食品,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同時 也是出口的佳品,為國家換取更多的外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亞萍,未經彭亞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297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羅非魚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魚苗放養下塘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