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云端管理系統及其云端管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51773.7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8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蘭雨晴;蘭旭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雨晴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H04L12/24;H04L29/08;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劉祖芬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時空數據 云端 管理系統 北斗終端 運營平臺 用戶提供 通信系統 北斗衛星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 云端服務器 北斗衛星 產品提供 個人用戶 數據服務 移動通信 增值服務 大數據 定制化 物聯網 管理 可信 傳輸 融合 互聯網 安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云端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所述管理系統包括:北斗終端產品、通信系統及云運營平臺,其中,所述北斗終端產品用于向用戶提供所需的時空數據;所述通信系統用于將北斗終端產品提供的時空數據傳輸到云運營平臺;所述云運營平臺用于處理上述時空數據并向用戶提供所需的數據服務。本發明提供的云端管理系統及云端管理方法,融合了北斗衛星定位、物聯網及地理信息系統等多項技術,利用北斗衛星系統、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等資源,面向行業和個人用戶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時空數據和基于時空數據的大數據增值服務,用戶可使用本發明定制化地生成自己的云端服務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北斗定位的通信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云端管理系統及其云端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致力于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包括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兩種方式,開放服務是向全球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授權服務是為有高精度、高可靠衛星導航需求的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
北斗衛星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應用北斗衛星技術,提供更多的基于北斗定位技術的大數據的分析及應用方法,顯然可以在進一步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給技術開發商及社會創造更多增值價值,是一項一舉多得的值得投入的技術。
發明內容
為使北斗衛星技術發揮更大的價值,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云端管理系統,包括:北斗終端產品、通信系統及云運營平臺,
所述北斗終端產品用于向用戶提供所需的時空數據;
所述通信系統用于將北斗終端產品提供的時空數據傳輸到云運營平臺;
所述云運營平臺用于處理上述時空數據并向用戶提供所需的數據服務。
其中,所述云運營平臺向用戶提供所需的數據服務包括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預測及數據更新。
其中,所述北斗終端產品包括北斗定位模塊、時鐘模塊、檢測模塊、通信傳輸模塊以及終端搭載軟件模塊,其中,
所述時鐘模塊與北斗定位模塊及檢測模塊連接,用于周期性控制北斗定位模塊以及檢測模塊獲取數據;
所述通信傳輸模塊與北斗定位模塊、檢測模塊及終端搭載軟件模塊連接,用于將北斗定位模塊及檢測模塊獲取的數據傳遞給終端搭載軟件模塊;
所述北斗定位模塊用于獲取目標物或目標人的位置信息,所述檢測模塊用于獲取目標物或目標人的其它特征信息;
所述終端搭載軟件模塊用于對所述北斗定位模塊及檢測模塊獲取的數據進行管理和控制,并經通信系統傳輸給云運營平臺。
其中,所述北斗定位模塊包括順次連接的北斗定位系統、DSP處理器及ARM處理器,其中,所述北斗定位系統用于獲取目標人或物的原始位置信息,所述DSP處理器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統上傳的數據,并將其進行算法處理,同時提高精度;所述ARM處理器用于接收DSP處理器所處理過的數據,并根據實際的4G信號情況智能選擇顯示的數據模式。
其中,所述北斗定位系統包括順次連接的北斗雙天線定位終端、信號調制模塊以及信號解調模塊,其中,所述信號調制模塊用于對北斗雙天線定位終端獲取的數據進行放大調制,所述信號解調模塊用于對信號調制模塊傳遞的數據進行譯碼,以生成定位坐標數據。
其中,所述終端搭載軟件模塊包括可信操作系統、歷史數據存儲模塊以及記憶模型生成模塊,其中,
所述可信操作系統及歷史數據存儲模塊均與通信傳輸模塊連接,歷史數據存儲模塊接收并存儲通信傳輸模塊傳輸的數據,可信操作系統接收并處理通信傳輸模塊傳輸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雨晴,未經蘭雨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17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