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分離金屬建筑垃圾粉碎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51701.2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3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元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元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02 | 分類號: | B02C4/02;B02C1/00;B02C23/00;B03C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瓊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分離 金屬 建筑 垃圾 粉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垃圾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分離金屬建筑垃圾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垃圾指人們在從事拆遷、建設、裝修、修繕等建筑業的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渣土、廢舊混凝土、廢舊磚石及其他廢棄物的統稱,是建筑業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垃圾。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業的發展發展十分迅速,相伴而產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中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1/3以上。
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錯了地方的“黃金”,建筑垃圾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漿、抹灰砂漿等,還可以用于制作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這都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使用范圍廣、環境與經濟效益好的突出優勢。
但是目前建筑垃圾粉碎時無法對金屬進行有效的分離,使得建筑垃圾中的金屬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同時大部分粉碎機只進行一次粉碎,難以將建筑垃圾粉碎完全,粉碎產物中還殘留有較大的塊,影響建筑垃圾的再次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分離金屬建筑垃圾粉碎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建筑垃圾中的金屬不能得到有效分離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可分離金屬建筑垃圾粉碎裝置,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一次粉碎腔、二次粉碎腔及收集箱,所述一次粉碎腔頂部設置有進料斗,所述收集箱內設置有將收集箱分隔為輸料腔及儲料腔的第一豎直分隔板,所述輸料腔頂部設置有與二次粉碎腔相連通的出料口,輸料腔底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連接有傾斜設置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與輸料腔之間無空隙,所述接料板內設置有電磁鐵;所述儲料腔內設置有第二豎直分隔板及斜分板,所述第二豎直分隔板、斜分板將儲料腔分隔為金屬儲存腔及非金屬儲存腔,所述第一豎直分隔板上端設置有與非金屬儲存腔相通的第一電控閥門,所述第一電控閥門下方設置有與金屬儲存腔相通的第二電控閥門。
更進一步地,所述金屬儲存腔、非金屬儲存腔均設置有頂部開口的抽拉盒。
更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斗傾斜設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豎直分隔板從收集箱底部延伸至第二電控閥門處,所述第二電控閥門至收集箱頂部設置有弧形分隔板,所述斜分板與弧形分隔板固定連接。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方案將建筑垃圾從進料斗送入一次粉碎腔中,經過粗粉碎后進入二次粉碎腔中進行精細粉碎,使得粉碎后的建筑垃圾顆粒較小且均勻,最后物料從出料口進入輸料腔,落在接料板上,此時接料板上表面與第一電控閥門開口處平齊,由于接料板傾斜設置,低的一端與第一豎直分隔板相抵,物料可沿著接料板進入非金屬儲存腔中,而此時由于電磁鐵通電,金屬材料被吸附在接料板上,因此金屬物料不會進入非金屬儲存腔中,當出料口出料結束后,利用電機帶動接料板下移,直至接料板表面與第二電控閥門開口處相平齊,將電磁體的電斷開,金屬材料則從接料板上落入金屬儲存箱中,從而達到對建筑垃圾中的金屬材料及非金屬材料進行有效分離的目的,方便后期對兩種材料可以分開進行使用,避免了建筑垃圾中金屬材料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收集箱;2、二次粉碎腔;3、一次粉碎腔;4、進料斗;5、粉碎輥;201、驅動裝置;202、粉碎板;203、出料板;204、出料孔;205、緩沖室;301、隔板;302、下料口;501、粉碎齒;101接料板;102、電磁鐵;103、電機;104、第一豎直分隔板;105、金屬儲存腔;106、非金屬儲存腔;107、第二豎直分隔板;108、斜分板;110、第二電控閥門;111、出料口;112、第一電控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元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元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1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