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乙莫克舍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50041.6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45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瑞華;王英男;鞠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K31/336 | 分類號: | A61K31/33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5100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莫克舍 治療 直腸癌 方面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乙莫克舍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的應用。具體是乙莫克舍在制備腸癌防治藥物,尤其是抑制腸癌轉移的藥物方面的應用。本發明研究顯示,乙莫克舍能夠顯著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失巢下的克隆形成,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失巢凋亡,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在體內的轉移能力,對結直腸癌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尤其是抑制結直腸癌轉移的效果顯著,因此可用于結直腸癌轉移的治療。本發明不僅提供了乙莫克舍的一種新應用,拓展了乙莫克舍的臨床應用領域,而且為結直腸癌轉移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途徑,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乙莫克舍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結直腸癌是世界范圍內常見的胃腸道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是全球范圍內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臨床治療存在很大的困難。
結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較高,該領域的醫生也同樣為化療中腫瘤耐藥問題所困擾。據美國癌癥協會估計,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藥的腫瘤患者占90%以上,腫瘤的耐藥問題已經成為腫瘤化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指南推薦的一線化療藥物奧沙利鉑,是最常用的化療藥物之一。然而其化學治療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很大部分原因也要歸咎于因耐藥而導致的復發和轉移。
乙莫克舍是一種肉毒堿棕櫚酰基轉移酶1A(CPT1A)的抑制劑,具有抑制脂肪酸氧化的作用,乙莫克舍最初被研究做為糖尿病治療藥物,同時也有臨床試驗證明乙莫克舍可以改善心衰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心輸出量和臨床癥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結直腸癌治療藥物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乙莫克舍的應用局限,提供一種新的治療結直腸癌的藥物,即乙莫克舍在結直腸癌治療方面的新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乙莫克舍在制備結直腸癌治療藥物方面的應用。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研究顯示,乙莫克舍能夠顯著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失巢下的克隆形成,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失巢凋亡,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在體內的轉移能力,對結直腸癌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尤其是抑制結直腸癌轉移的效果顯著,因此可用于結直腸癌轉移的治療。
因此,乙莫克舍在制備腸癌防治藥物方面的應用,以及在制備抑制腸癌轉移的藥物方面的應用,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具體優選地,所述腸癌為結直腸癌。
更優選地,所述結直腸癌為ΙII到IV期結直腸癌。
更優選地,所述結直腸癌是指人結腸癌細胞HCT 15或人結腸腺癌細胞HCT116。
另外,上述藥物是指能夠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存活和/或生長的藥物。具體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失巢下的克隆形成。
上述藥物還可是指能夠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凋亡的藥物。具體是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失巢凋亡。
上述藥物還可是指能夠抑制結直腸癌細胞轉移的藥物。即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在體內的轉移能力的藥物。
另外,包含有乙莫克舍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治療結直腸癌的藥物或抑制結直腸癌轉移的藥物,也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進一步的,所述藥物還可以包括其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等。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乙莫克舍的一種新應用,即應用于治療結直腸癌,尤其是抑制結直腸癌轉移,乙莫克舍能夠顯著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失巢下的克隆形成,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失巢凋亡,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在體內的轉移能力,對結直腸癌轉移具有顯著的療效,可應用于結直腸癌轉移的治療方面。
本發明不僅為結直腸癌轉移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藥物和治療途徑,還為乙莫克舍的應用提供了新的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未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00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