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lam算法優化基于模型的跟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9812.X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84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宇;常亮;沈潤杰;張夢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70 | 分類號: | G06T7/70;G06T7/30;G06T7/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lam 算法 優化 基于 模型 跟蹤 方法 | ||
1.一種Slam算法優化基于模型的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目標物進行初始化,得到目標物在圖像中的精確位姿,確定目標物的邊沿;
S2、進行邊沿追蹤,確定目標物運動之后的位姿;
S3、使用SLAM算法對目標物所在新的圖像位置進行點云提取;
S4、點云匹配,確定目標物的精確位姿;
在步驟S1中,所述的對目標物進行初始化包括:根據已知目標物的模型,預先建立其點云數據庫,將相機采集的圖像與預先準備好的目標物的圖像做ORB匹配,然后確定目標物在圖像中的位置,提取目標物在圖像中的點云數據,最后將得到的點云數據與所建立的點云數據庫進行點云匹配,得到點云集間的精確變換關系;
所述將相機采集的圖像與預先準備好的目標物的圖像做ORB匹配包括,分別獲取該兩圖像的特征點,得到特征描述子,并判斷兩圖像的特征描述子之間的歐式距離是否小于設定閾值,若判斷結果為是,則判斷兩圖像相匹配,否則判斷兩圖像不匹配;
所述將得到的點云數據與所建立的點云數據庫進行點云匹配,得到點云集間的精確變換關系包括采用點云匹配的算法,得到精確的物體位姿信息,該點云匹配的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S401、點云特征點選取過程;
S402、計算特征描述子過程;
S403、匹配特征點,對點云進行粗匹配,得到粗匹配的坐標變化T和尺度變換S;
S404、迭代優化過程;
步驟S404包括以下步驟:
S441、設pi=(xi,yi,zi),qj=(xj,yj,zj)為三維空間中兩個3D點,他們的歐氏距離為:
為求解任意兩個點云集P和Q的旋轉矩陣R和坐標變換T,對于點云P中的任一特征點pi,和Q中與pi所對應的特征點qj,有qj=Rpi+T,利用最小二乘法求最優解得誤差E為:
其中N代表兩個點云中匹配的特征點總量,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使誤差E最小的R與T;
S442、平行移動和旋轉分離:先對坐標變換T進行初始估算,分別得到點集P和Q的中心:
S443、構造點集P和Q的協方差矩陣:
其中,μPμTQ代表點云中心化矩陣,qiT為向量的轉置;
S444、由協方差矩陣構造4x4對稱矩陣:
其中,I3是3×3單位矩陣;
其中,Δ為指代符號,代表Q(∑P,Q);
S445、計算Q(∑P,Q)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其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即為最佳旋轉向量qR=[q0q1q2q3]T;
S446、計算最佳平移向量:
S447、將旋轉矩陣和平移向量疊加在點云Q上,之后再帶入式:
其中,若誤差小于設定閾值,則迭代結束,否則繼續重復以上步驟;迭代結束之后,所得到的旋轉矩陣與平移向量即是目標的初始位置,初始化過程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lam算法優化基于模型的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目標物初始化后,得到目標物的位姿,并根據已知的目標物三維模型,確定目標物的邊沿在圖像中的坐標,將三維模型與實際圖像擬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同濟大學,未經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981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