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9611.X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7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蔣玉超;鄭洪偉;李崗;段紹書;唐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36;C02F10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紅 |
| 地址: | 64320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四氟乙烯樹脂 廢液 聚四氟乙烯液 廢液處理裝置 生產過程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固液分離設備 反應釜清洗 廢液收集槽 固體收集 過濾裝置 環保問題 環保壓力 回收利用 凝聚造粒 直接排放 漂浮物 收集槽 輸送泵 過濾 降級 殘留 排放 銷售 保證 生產 | ||
本發明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領域,提供一種處理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凝聚造粒后及反應釜清洗產生的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通過過濾裝置,過濾掉廢液中的漂浮物,然后進入廢液收集槽,收集槽內廢液通過輸送泵至廢液處理裝置,在廢液處理裝置處理后,再通過固液分離設備分離,液體直接排放,固體收集干燥。本發明提出的方法,解決了聚四氟乙烯樹脂生產過程中的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樹脂廢液的排放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減了聚四氟乙烯樹脂生產過程中的環保壓力,保證了正常生產的同時,將廢液中殘留的聚四氟乙烯樹脂,重新回收利用,并降級為次級產品進行銷售,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也創造了經濟價值,實用性較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濃度聚四氟乙烯乳液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見的分散法聚四氟乙烯樹脂的生產方法是將聚合反應結束后的聚合液,在凝聚桶或類似的設備中,通過鹽析的方法,將聚四氟乙烯樹脂凝聚造粒,干燥后作為后續加工的原材料。在分散法聚四氟乙烯樹脂的生產過程中,聚合釜清洗及聚合液凝聚后的液體中都殘留了1~3%的聚四氟乙烯樹脂,該液體呈白色渾濁狀,COD在60~200mg/L,而且殘留的聚四氟乙烯樹脂會伴隨著液體的流動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從液體中破乳析出,不能被環境所降解,所以該液體不經過處理,按照現有的排放標準是無法達標排放的。
現有技術中未有相關處理技術,此低濃度的聚四氟乙烯樹脂也可以作為生產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原料,本發明在生產成本及處理能力上,都比前者更具優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的處理方法及其配套裝置。該方法比將該部分液體用于其它生產工藝的處理方法更加效率節能,只需要增加簡單的處理裝置就可以實現,處理效果好且工藝流程短。
本發明進一步的目的是提出應用于該處理方法的攪拌桶。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處理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的方法,將凝聚造粒后及反應釜清洗產生的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通過過濾裝置,過濾掉廢液中的漂浮物,然后進入廢液收集槽,收集槽內廢液通過輸送泵至廢液處理裝置,在廢液處理裝置處理后,再通過固液分離設備分離,液體直接排放,固體收集干燥。
其中,在所述廢液處理裝置內加入鹽析劑,所述鹽析劑為堿金屬的鹽,鹽析劑加入量占所述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質量的1~3%,在轉速為220-300rpm條件下攪拌至液面上有白色漂浮物析出。
所述鹽析劑可以是氯化鈣、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鉀中的一種且不限于此。
優選地,對于體積為2.0m3的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攪拌的時間為15-30min;所述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中聚四氟乙烯樹脂含量為0.8~3%。
其中,所述固液分離設備為圓振篩;固體干燥的溫度160~200℃、時間24~32小時。
一種攪拌桶,用于處理低濃度聚四氟乙烯液,所述攪拌桶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有四層槳葉,所述槳葉和水平面的夾角為40~50度。按照攪拌時槳葉的迎水面的上沿在前、下沿在后設置。
其中,所述攪拌桶為體積為2.5~3.5m3的圓柱桶體,上置攪拌裝置,驅動攪拌裝置的為變頻電機,電機輸出轉速在200~300rpm之間。
所述攪拌桶的內壁上設置4個垂直于水平面的擋板,擋板高度為桶體直徑的3~9%本攪拌桶不設置夾套。
其中,攪拌裝置上的四層槳葉間距為25-30cm,槳葉連接攪拌軸的一端寬、遠離攪拌軸的一端窄,槳葉的窄端寬度為10-12cm、寬端寬度為15-18cm,槳葉直徑90-10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96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