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處理中超濾濾芯污染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9364.3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62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艷梅;付茂全;陳杰;張艷;連有;郤寶厚;陳文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1/14 | 分類號: | B01D61/14;B01D65/0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7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處理 超濾 污染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水處理中超濾濾芯污染控制方法,包括水過濾前的預處理和污染后的膜沖洗;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是在機械過濾器前增設絮凝裝置,所述絮凝裝置內采用絮凝劑對原水進行處理;所述膜沖洗是采用與反滲透裝置并列設置的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與超濾裝置的清洗泵入口連接,并采用物化聯合沖洗方法,具體清洗步驟如下:
一、配制清洗液
①準備配液所需化學藥品和器具,所述化學藥品包括:氫氧化鈉NaOH、鹽酸HCl、次氯酸鈉NaClO或雙氧水H2O2,所述器具包括pH檢測裝置;化學藥品純度級別為分析純;
②配置多種清洗液
a.堿性清洗液:往清洗水箱內注入RO產水,注入到水箱4/5處,倒入NaOH并攪拌均勻,用pH檢測裝置調節到pH=11即停止加藥;
b.酸性清洗液:往清洗水箱內注入RO產水,注入到水箱4/5處,倒入鹽酸并攪拌均勻,用pH檢測裝置調節到pH=2即停止加藥;
c.氧化劑清洗液:往清洗水箱內注入RO產水,注入到水箱4/5處,倒入NaClO并攪拌均勻,濃度為0.5%;或者配制濃度為2%的H2O2溶液;
二、清洗
A.堿洗,包括如下步驟:
①開啟超濾裝置排水閥,把濾芯組件內的水位降至中上位置;
②關閉超濾清洗泵出口閥,全開超濾清洗泵入口閥,開啟超濾清洗泵,使清洗水箱內的清洗液流入超濾裝置;
③調節超濾清洗泵,使反洗進水壓力<0.15Mpa,防止壓力過大造成膜破裂;
④監測清洗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10.5~11.5,若pH<10.5,則繼續加入NaOH;
⑤觀察回到清洗水箱的清洗液狀況,觀察清洗液顏色是否發黃或者出現泡沫;
⑥循環半小時后,停機浸泡1小時,重復3次;
⑦放空清洗水箱內的清洗液,并用RO產水清洗清洗水箱,再往清洗水箱中注入RO產水,用清水沖洗堿液清洗過的超濾濾芯;直至清洗水箱內的液體pH值呈中性后執行酸洗;
B.酸洗,包括如下步驟:①~③步驟與堿洗相同;
④監測清洗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1.5~2.5,若pH>2.5,則繼續加入鹽酸;
⑤循環清洗,邊清洗邊觀察,觀察回到清洗水箱的清洗液狀況,觀察清洗液顏色是否發黃或者出現泡沫;
⑥放空清洗水箱內的清洗液,并用RO產水清洗清洗水箱,再往清洗水箱中注入RO產水,用清水沖洗酸液清洗過的超濾濾芯;直至清洗水箱內的液體pH值呈中性后執行氧化劑清洗;
C.氧化劑清洗,包括如下步驟:①~③步驟與堿洗相同;
④循環清洗半小時后,停機浸泡1小時,重復3次;
⑤檢驗清洗液的菌落總數指標和大腸肝菌數目指標,判定清洗效果;
⑥將超濾裝置和清洗水箱內的清洗液排凈,再向清洗水箱中加入干凈純水或RO產水,開啟清洗泵,對系統進行反向沖洗,沖洗次數不少于3次,直至將裝置內清洗液和污染物沖洗干凈為止,即出水呈中性,同時菌落總數和大腸肝菌均為零,則清洗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中超濾濾芯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中超濾濾芯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清洗液的過程中使用加藥循環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中超濾濾芯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檢測裝置為pH試紙或者pH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936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混合反滲透膜殼
- 下一篇:一種高礦化度鹵水及海水凈化用超濾膜的清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