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8416.5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1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新榮鋼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8 | 分類號: | B21J1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矩形 零件 端面 鍛造 固定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設有滑槽,每個滑槽內均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移柱,每個滑移柱上端均焊接有L形的夾持板;所述工作臺底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連接有中心圓盤,所述中心圓盤的下端面上開有平面螺旋槽。本發明使用方便,通過螺旋旋轉控制四個分塊進行滑移以及斜面配合,能夠有效地控制對應的兩個夾持板進行相向滑動,實現對四個矩形零件進行自動夾緊固定,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縮短了裝夾時間,間接提高了加工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加工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沖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于同樣材料的鑄件。在傳統對矩形零件端面的鍛造加工中,傳統的鍛造設備在進行鍛造加工之前,通常需要將多個工件逐一裝入至該鍛造設備的裝夾設備中,但在安裝時,必須要人工進行手工逐一安裝,操作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現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了具有將對應的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設有滑槽,每個滑槽內均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移柱,每個滑移柱上端均焊接有L形的夾持板;所述工作臺底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連接有中心圓盤,所述中心圓盤的下端面上開有平面螺旋槽;所述平面螺旋槽內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滑動安裝有L形的連接柱,每個連接柱均連接有滑動安裝在工作臺底面的分塊,每個分塊均在背離工作臺中心一端設有兩個與對應的兩個滑移柱一一對應相配的斜面。兩個斜面呈V字形。
所述工作臺底部設有將分塊一一對應滑動安裝的分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使用方便,通過螺旋旋轉控制四個分塊進行滑移以及斜面配合,能夠有效地控制對應的兩個夾持板進行相向滑動,實現對四個矩形零件進行自動夾緊固定,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縮短了裝夾時間,間接提高了加工速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闡述,當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的實施例,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矩形零件端面鍛造用固定裝置,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1上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設有滑槽1c,每個滑槽1c內均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移柱4,每個滑移柱4上端均焊接有L形的夾持板5;所述工作臺1底部安裝有電機3,所述電機3連接有中心圓盤6,所述中心圓盤6的下端面上開有平面螺旋槽6a;所述平面螺旋槽6a內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均滑動安裝有L形的連接柱2b,每個連接柱2b均連接有滑動安裝在工作臺1底面的分塊2a,每個分塊2a均在背離工作臺1中心一端設有兩個與對應的兩個滑移柱4一一對應相配的斜面。兩個斜面呈V字形。
所述工作臺1底部設有將分塊2a一一對應滑動安裝的分槽1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新榮鋼構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新榮鋼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84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