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與藥物充分混合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6445.8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7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源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C02F11/12;B01F13/10;B01F7/18;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慶梅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污泥 處理 藥物 充分 混合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與藥物充分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一頂蓋,第一罐體底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一底蓋;第二罐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二頂蓋,第二罐體底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二底蓋;第一底蓋中部通過導料管與第二頂蓋中部焊接且連通;第一頂蓋邊緣處焊接固定有加藥管,且第一頂蓋中部設置有布藥裝置;第一罐體內部設置有兩套第一攪拌裝置;第二罐體內部設置有第二攪拌裝置;本發明通過布藥裝置對加藥管加入的藥物在第一罐體頂部進行均布,擴大藥物的分布面積;通過兩套第一攪拌裝置配合第二攪拌裝置對污泥和藥物進行充分攪拌混合,達到最佳的脫水、濃縮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泥處理機械,具體是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與藥物充分混合設備。
背景技術
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復雜物質。污泥的主要特征是:含水率高達99%,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它是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為了避免污泥對環境造成污染,一般在污水處理后,需要對污泥進行處理。在污泥的處理過程中脫水、濃縮是其最主要的環節,而在該環節中一般都采用加藥攪拌槽,但現有的加藥攪拌槽無法將藥液和污泥充分攪拌融合,以致達不到最佳的脫水、濃縮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與藥物充分混合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與藥物充分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均設置成兩端連通的空心圓柱體,且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均垂直設置;第一罐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一頂蓋,第一罐體底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一底蓋;所述第一頂蓋和第一底蓋均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與第一罐體固定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第一底蓋設置成半球形;第二罐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二頂蓋,第二罐體底部開口處設置有第二底蓋;所述第二頂蓋和第二底蓋均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與第二罐體固定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第一底蓋底面通過支撐桿與第二頂蓋上表面焊接固定;第一底蓋中部通過導料管與第二頂蓋中部焊接且連通;第一頂蓋邊緣處焊接固定有加藥管,且第一頂蓋中部設置有布藥裝置;所述布藥裝置由第一電機、布藥轉軸和布藥盤組成;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減速器與布藥轉軸連接,且第一電機和第一減速器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頂蓋上表面;所述布藥轉軸底部焊接固定有布藥盤;第一罐體頂部側壁上對稱固定有進料管和第一觀察窗;所述進料管端部設置成漏斗型;第一罐體內部設置有兩套第一攪拌裝置;所述第一攪拌裝置由第二電機、第一攪拌軸和第一攪拌板組成;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減速器與第一攪拌軸連接,且第二電機和第二減速器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罐體外壁上;所述第一攪拌軸側壁上等角度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一攪拌板;第二罐體頂部側壁上鑲嵌有第二觀察窗;第二罐體內部設置有第二攪拌裝置;所述第二攪拌裝置由第三電機、第二攪拌軸和第二攪拌板組成;所述第三電機通過第三減速器與第二攪拌軸連接,且第三電機和第三減速器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二底蓋下表面;所述第二攪拌軸側壁上等角度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二攪拌板;第二底蓋底面焊接固定有支架和排料管。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一頂蓋、第一罐體、第一底蓋、第二頂蓋、第二罐體和第二底蓋均由不銹鋼制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布藥盤設置成倒置的傘型,且表面均布有若干布料孔。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一觀察窗由鋼化玻璃制成,且第一觀察窗與罐體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觀察窗由鋼化玻璃制成,且第二觀察窗與第二罐體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一攪拌板設置成四分之一圓盤,且第一攪拌板表面均布有若干第一導料孔。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二攪拌板設置成矩形,且第二攪拌板表面均布有若干第二導料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源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源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64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梅花鹿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照控制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