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管推進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6337.0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2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國鵬;丁登峰;徐碧玉;徐超;吳超;周媛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L21/06 | 分類號: | F16L21/06;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71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管 推進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具,特別涉及一種接管推進工具。
背景技術
電線電纜套管、下水管等,需要在兩根管連接處通過管套將兩者連接,部分厚管可以采用熱塑軟化的方式實現接管,部分材質較薄,或所屬材料不適合熱塑的接管,需要通過打膠后,擠進的方式進行接管,受到施工環境和施工場地的限制,人力施工難度較大,且容易造成接管破損或變形,對接管效果、美觀度、水密性和安全性有不良影響。
特別是在下水管接管作業過程中,由于上端水管和下端水管均處于固定狀態,且一般處于墻角處,受環境的局限,無法采用其他壓力推進的方式進行接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接管推進工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快速對待接管進行接管作業,且省時省力。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接管推進工具,其特征在于,本工具包括卡箍和壓力鉗,所述卡箍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連接板,所述壓力鉗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與第一連接板平行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之間設置有與卡箍軸線平行的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和驅動桿,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的下端均通過軸承與第一連接板相連,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的上端分別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驅動桿的下端與第一連接板通過軸承連接,所述驅動桿的上端連接有一搖柄,所述驅動桿上還固定設置有與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同時嚙合的中間齒輪,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與第二連接板之間螺紋連接,所述驅動桿穿設在第二連接板上;所述驅動桿與第二連接板之間螺紋連接。
驅動桿也采用螺桿的方式,其螺紋尺寸與第一螺桿相同,螺紋方向與第一螺桿相反,通過三根桿使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在運動過程中的平行度更好。
舉例安裝過程:
接管包括兩根待接管和一個接管套,接管套的兩端均具有受力臺階。
下壓接管套,使接管套與下端的待接管固定,將卡箍固定在下端的待接管的管壁外,然后將接管套部分插入待接管的端部,以對接管套進行定位,此時壓力鉗置于接管套上方,反向旋轉搖柄,使壓力鉗下移,作用力作用在接管套上端的受力臺階上;安裝上端的待接管原理同上,只需將搖柄的旋轉方向和壓力鉗的作用面進行調整即可。
本接管工具,由于采用了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能夠保障作業過程中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保持平行狀態,使接管的同軸度和平穩度較好。
在上述的一種接管推進工具中,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上的螺紋尺寸相同,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尺寸相同,所述中間齒輪位于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正中間。
在上述的一種接管推進工具中,所述卡箍包括半體一和半體二,所述半體一具有半圓形鉗口;所述半體二的內徑與半體一內徑相同,且內徑弧長小于半體一的內徑弧長;所述半體一的一端和半體二的一端之間通過插銷鉸接,所述半體二的另一端與半體二的另一端之間通過若干螺栓相連。
半體一的內徑與待接管的外徑相同,半體二的弧長較短,能夠利用螺栓的鎖緊,使卡箍與待接管之間保持較好的緊密度和同軸度。
在上述的一種接管推進工具中,所述半體一為金屬材料制成,所述半體二為塑料材質制成,所述第一連接板固定在半體一上。
在上述的一種接管推進工具中,所述中間齒輪的直徑小于第一齒輪的直徑。
可以通過中間齒輪和搖柄旋轉半徑的設計,使操作更加省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接管工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卡箍;11、半體一;12、半體二;2、壓力鉗;31、第一連接板;32、第二連接板;41、第一螺桿;42、第二螺桿;43、驅動桿;44、搖柄;51、第一齒輪;52、第二齒輪;53、中間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科技學院,未經湖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63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