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防逆流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6335.1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72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葛家云;劉雷;趙明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寶筠<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 系統 逆流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防逆流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存在滿發逆變器的情況下,以最大輸出功率Pn?max作為滿發逆變器的輸出功率指令值,以限功率輸出值Pn作為未滿發逆變器的輸出功率指令值;采用疊加算法為未滿發逆變器更新限功率輸出值Pn,以將滿發逆變器的待補償功率ΔPn的總和ΣΔPn分配給未滿發逆變器;遞歸執行逆變器有功功率的分配,直至ΣΔPn=0時,下發輸出功率指令值至對應的逆變器,最終將各臺滿發逆變器欠發的有功功率分配給各臺未滿發逆變器,使光伏發電系統的總功率輸出值趨于原本確定的各臺逆變器的限功率輸出值Pn之和,進而使饋網有功功率P趨于零,降低了長期從電網取電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發電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防逆流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避免光伏發電系統所產生的電能進入公共電網,容易對公共電網造成沖擊,甚至會導致公共電網電能質量嚴重下降,國家制定了相關標準,即Q/GDW480-2010《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明確規定了對于電網較弱的地區,光伏發電系統必須配套加裝防逆流設施。
現有技術中存在一種如圖1所示的方案,主要是通過負載功率檢測裝置實時檢測負載功率P并上傳至監控系統;然后由監控系統根據光伏電源中逆變器的數量n、額定功率Pn、總容量Ptotal=ΣPn(n=1,2,…)及負載功率P,通過比例調節算法Plimit=P/Ptotal*Pn計算出單臺逆變器的有功功率上限值Plimit,作為各臺逆變器的有功功率調度控制值;如果逆變器當前最大輸出功率低于該有功功率上限值Plimit,則控制該逆變器以最大輸出功率進行功率輸出;如果逆變器的當前最大輸出功率高于該有功功率上限值Plimit,則控制該逆變器以有功功率上限值Plimit進行功率輸出。
圖1所示采用上述比例調節算法的方案,雖然確保了每臺逆變器的輸出不會超過該有功功率上限值Plimit,進而保證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輸出小于負載消耗的功率,起到了防逆流效果;但是因各臺逆變器的實際發電能力具有差異性,如果個別逆變器發電效率低下,將會導致整個光伏發電系統欠發,可能會造成需要長期從電網取電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防逆流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可能需要長期從電網取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防逆流控制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光伏發電系統需要進行防逆流控制的情況下,確定各臺逆變器的限功率輸出值Pn;
S102、判斷是否存在滿發逆變器;所述滿發逆變器為最大輸出功率Pn-max小于等于限功率輸出值Pn的逆變器;
若不存在所述滿發逆變器,則依次執行步驟S103和S106;若存在所述滿發逆變器,則執行步驟S104;
S103、以限功率輸出值Pn作為各臺逆變器的輸出功率指令值;
S104、以最大輸出功率Pn-max作為所述滿發逆變器的輸出功率指令值,以限功率輸出值Pn作為未滿發逆變器的輸出功率指令值;所述未滿發逆變器為最大輸出功率Pn-max大于限功率輸出值Pn的逆變器;
S105、采用疊加算法為各臺所述未滿發逆變器更新限功率輸出值Pn,以將各臺所述滿發逆變器的待補償功率ΔPn的總和ΣΔPn分配給各臺所述未滿發逆變器;所述待補償功率ΔPn為所述滿發逆變器的限功率輸出值Pn減去最大輸出功率Pn-max的差;
遞歸執行步驟S102,直至ΣΔPn=0;
S106、下發輸出功率指令值至對應的逆變器。
優選的,步驟S105包括:
S201、計算得到所述總和ΣΔP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63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