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鼠李糖乳桿菌及其篩選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6154.9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82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榮玉;徐太平;胡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節能綠碳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02;C12P7/56;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倫厚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劉坤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鼠李糖乳 桿菌 及其 篩選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編號為CGMCC No.14568。本發明公開的鼠李糖乳桿菌接種至酒糟中后,其可以利用酒糟中的糖類等物質為基礎,進行乳酸發酵,乳酸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以及有機物的急劇腐敗分解,因此,接種在酒糟中的鼠李糖乳桿菌可以在酒糟貯存中良好生長,并抑制酒糟貯存過程中霉菌等雜菌生長繁殖,從而實現酒糟原料貯存過程中營養組分的最大保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鼠李糖乳桿菌及其篩選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白酒技術的發展,白酒的年產量逐漸提高,作為白酒生產的副產物——酒糟的產量也越來越大,酒糟的再利用已成為白酒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白酒的年產量已經達到500-600萬噸,白酒糟的產量更高達2100萬噸。酒糟的妥善處理將直接影響到白酒生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關系到相關的國家節糧和環保政策的推廣與落實。酒糟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比較豐富,但其含水率高,如不加以處理,極易霉變腐敗變質,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還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酒糟的再利用對我國廢棄資源再利用和環境保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酒糟資源化方式中,厭氧消化技術是處理百萬噸級酒糟最實用的技術途徑之一。但由于釀酒工藝的自身要求,酒糟會大規模集中產生,考慮的建設成本等諸多問題,厭氧消化工藝無法短時間內消納完集中產生的酒糟,為了保證厭氧消化工程發酵原料的可持續供應,酒糟需要一段時間貯存。目前,酒糟的主要貯存方式為自然堆放,但是自然堆放的酒糟容易霉變腐敗,造成有機質損失嚴重,灰分增高;不僅如此,自然貯存過程中經歷一系列生化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其結構和成分,不利于后續厭氧消化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用于酒糟貯存的鼠李糖乳桿菌,該菌可以作為生物添加劑單獨接種于酒糟原料,改善酒糟的的貯存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編號為CGMCC No.14568,保藏單位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100101;保藏日期為:2017年08月25日。
所述鼠李糖乳桿菌的16Sr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具體的,所述的鼠李糖乳桿菌是從酒糟貯存場基地的滲濾液中分離純化獲得,滲濾液為酒糟原料貯存30天后,由貯存槽底部收集獲得,具體酒糟貯存場的選擇有很多。
具體的,所述的鼠李糖乳桿菌為革蘭氏陽性菌,菌株呈桿狀,長1.2~2.5μm,寬0.6~1μm。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上所述的鼠李糖乳桿菌的篩選方法,其步驟如下:將采集的滲濾液按10-2、10-3、10-4、10-5、10-6的濃度梯度依次稀釋,分別從各濃度的稀釋液中吸取0.05mL,于MRS分離培養基平板均勻涂布,在30℃下恒溫培養24h,鏡檢各菌落形態,挑取桿狀菌落,反復劃線分離純化,獲得該菌菌株。
具體的方案為,所述MRS分離培養基的制作方法為:稱取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5g、乙酸鈉5g、檸檬酸二銨2g、吐溫80mL、硫酸鎂0.58g、硫酸錳0.05g、磷酸氫二鉀2g、碳酸鈣20g,加水至1000mL,pH6.2-6.5,在120-122℃下高溫滅菌25-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節能綠碳環保有限公司,未經中節能綠碳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615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