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5194.1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9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國磊;張天陽;石葉楠;鄭祖杰;王秋森;羅磊;付克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飛機 結構件 復雜 內面 短距離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是公開一種用于飛機結構件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計算方法,其步驟如下:1)將面轉化為線;2)線線之間的距離計算。其中,將面轉化為線通過對常見槽腔側面描述與分類、邊集選取等步驟完成;線線之間的距離計算通過有效性判斷、直線段與直線段間的距離計算、直線段和圓弧段間的距離計算、圓弧段間的曲線計算。同傳統人工檢測相比,本發明對飛機結構件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的檢測效率更高。本技術對保證正確、有效規范合理的零件幾何模型正確、有效規范合理的零件幾何模型有著重要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制造中的飛機結構件數控加工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用于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代飛機設計中,為滿足高性能的要求,廣泛采用性能優越的整體結構件,然而在結構件三維CAD 建模中,特別是復雜、超大型以及需要多工位加工的構件,由于種種原因,例如設計方法、設計水平等因素,使得零件的設計模型存在種種缺陷或不規范甚至錯誤的地方。其中,零件的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過小是一種常見缺陷,該缺陷會導致致加工區域無法進刀。目前在實際生產中仍大量人工方式對三維設計模型進行檢查、修正。而傳統人工模型檢測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的固有缺陷,難以保證模型質量,進而影響加工質量和效率、延長生產周期。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計算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1)將面轉化為線;2)線線之間的距離計算。
所述步驟1)將面轉化為線流程包括:
(1)常見槽腔側面描述與分類:①不含開閉角和內陷的側面;②全開角側面;③全閉角側面;④內陷;⑤混合開閉角側面;
(2)邊集選取:①基礎理論;②根據面類型選取邊集;③邊集離散
所述步驟2)線線之間的距離計算:
(1)有效性判斷;(2)直線段與直線段間的距離計算;(3)直線段和圓弧段間的距離計算;(4)圓
弧段間的曲線計算。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實現對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自動進行計算,極大的提高了檢測效率,該方法為下游CAPP平臺提供適于自動編程的有效零件模型邁出了重要一步,對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上述提出的一種用于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計算方法,可以根據面類型選取合適的邊集,通過計算邊集間的最短距離得出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準確的計算出飛機結構件復雜槽腔內面間最短距離,為飛機結構件三維設計模型質量檢測系統的特征識別提供技術支撐。
附圖說明
圖1最短距離計算算法示意圖
圖2.a不含開閉角和內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b全開角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c全閉角側面示意圖
圖2.d內陷結構示意圖
圖2.e混合開閉角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a側位規則示意圖
圖3.b垂直規則與相鄰規則示意圖
圖3.c凸弧規則示意圖
圖3.d凹凸性規則示意圖
圖3.e凹弧側位規則示意圖
圖3.f相交規則示意圖
圖4直線段間最短距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51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真空鍍鋁的除靜電刷結構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便于組裝的紡織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