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4096.6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0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愛明;張力;馬能武;馬瑞;謝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空間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6T19/00 | 分類號: | G06T19/00;G06T19/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場景 海量空間數據 漫游 碰撞檢測 虛擬碰撞 檢測球 實時碰撞檢測 場景 三角網構建 三角形空間 自適應調整 技術支撐 局部區域 距離變化 快速獲取 區域內部 三角形邊 大場景 多面體 碰撞點 時效性 數據量 掉落 三維 視點 室外 室內 瀏覽 地下 應用 | ||
1.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定義虛擬碰撞檢測球;
步驟2:綁定攝像機節點,并獲取初始位置;
步驟3:利用OSG支持海量空間數據以及多種地理空間數據格式的特點,構建三維場景三角網和多面體求交器,實時快速獲取與虛擬碰撞檢測球可能發生碰撞的三角形;
步驟4:基于空間位置關系和距離的碰撞時刻和碰撞點坐標計算;
步驟5:自適應調整虛擬碰撞檢測球半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如下內容:將攝像機節點綁定在虛擬碰撞檢測球上,并根據攝像機視點信息獲取初始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包括如下內容:利用OSG構建三維場景的三角網,根據多面體求交器和包圍盒、以及步驟2中的攝像機節點初始位置,快速判斷虛擬碰撞檢測球與構成三維場景的三角形空間關系,從而得到可能發生碰撞的三角形集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包括如下內容:根據檢測球與三角形的空間位置關系和距離變化計算發生碰撞時刻;假設虛擬碰撞檢測球為單元球,即半徑為1,檢測球在時刻t的位置為:
C(t)=P
其中,P
v為虛擬碰撞檢測球運動速度;
C(t)為虛擬碰撞檢測球在時刻t的位置;
根據點到平面的距離計算公式:
D(p)=N·p+C
其中,p為點的位置坐標;
N為三角形平面法向量;
C
D(p)為點p到三角形平面的距離;
若在某一時刻t
而當虛擬碰撞檢測球即將穿透三角形平面,即在與三角形平面從相交關系轉為相切的時刻t
因此,在時刻t∈[t
D(C(t
其中,D(C(t
D(C(t
將公式(1)和公式(2)帶入公式(3),可解算得到:
其中,D(p
N為三角形平面法向量;
P
v為虛擬碰撞檢測球運動速度;
當虛擬碰撞檢測球與構成三維場景的某一三角形內部發生碰撞時,碰撞點坐標為:
p
其中,p
P
v為虛擬碰撞檢測球運動速度;
N為三角形平面法向量;
t
若虛擬碰撞檢測球與構成三角形內部沒有發生碰撞,則需進一步對三角形的三邊(e
p
其中,
e
e
v為虛擬碰撞檢測球運動速度;
t為虛擬碰撞檢測球與三角形邊或頂點發生碰撞的時刻;
p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海量空間數據的3D漫游碰撞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通過在三維場景中進行路徑訓練,從而實現虛擬碰撞檢測球半徑的自適應調整;包括如下內容:
首先,在三維場景中隨機規劃n條路徑,并對其進行序列化;n為自然數,n≥1,具體取值根據場景復雜程度而定;
然后,選取第1條路徑進行碰撞檢測漫游,若漫游過程中,視點無法進入某局部區域內部,則減小虛擬碰撞檢測球半徑;若視點飛出當前漫游場景外,則增大虛擬碰撞檢測球半徑;
最后,當所有規劃路徑訓練完畢后,最終確定適合三維應用場景的虛擬碰撞檢測球半徑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空間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武漢),未經長江空間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409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