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報文濾波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3609.1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1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肖亞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報文 濾波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提出一種報文濾波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上述報文濾波方法,包括:接收報文;將所述報文的報文標識對應的序列拆分為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查詢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以及查詢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對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和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進行按位與計算,如果按位與計算的結果等于所述第二序列,則對所述報文進行處理。本申請可以實現快速地根據報文ID確定是否對接收的報文進行處理,從而可以達到軟件濾波的效果,不需要硬件濾波,并且提高了濾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總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報文濾波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在功能型方面的設計要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電子單元被應用到汽車上。汽車上的各類電子控制單元全部鏈接到總線上,通過總線發送和接收需要交換的信號和數據。其中,較常用的車載總線類型是控制器局域網絡(Controller Area Network;以下簡稱:CAN)總線。
汽車上的各類電子控制單元通過外部CAN收發器連接到CAN總線上,電子控制單元通過內部的CAN控制器與CAN收發器協同工作,在CAN總線上進行CAN總線報文的發送和接收。CAN總線技術對CAN總線報文的數據格式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每條CAN總線報文中均包含報文標識(Identifier;以下簡稱:ID)和數據信息。電子控制單元通過CAN收發器在總線上接收到報文后,需要對報文進行濾波。
現有相關技術提供的CAN總線報文的濾波方法中,先通過硬件濾波,在接收到硬件濾波后的報文后,放入與報文ID對應的帶有編號的報文緩存器裝置,根據報文緩存裝置的編號確定ID信息子集,然后在確定的ID信息子集中遍歷比較,確定接收的報文是否為需要處理的報文,從而達到對CAN總線報文進行濾波的目的。
但是,上述方法,在接收到CAN總線報文之后,首先經過硬件濾波的方式,再放入與報文ID對應的帶有編號的報文緩存器裝置,硬件濾波方式增加了該方法的使用局限性,如果需要處理的CAN總線報文的報文ID多,且無規律,那么存在硬件濾波器負載較重,無法處理的情況;另外,上述方法在確定的ID信息子集中遍歷比較時,如果確定的ID信息子集的內容較多,則遍歷比較的次數較多,其濾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申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報文濾波方法,以實現快速地根據報文ID確定是否對接收的報文進行處理,從而可以達到軟件濾波的效果,不需要硬件濾波,并且提高了濾波效率。
本申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報文濾波裝置。
本申請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子設備。
本申請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本申請的第五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
為達上述目的,本申請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一種報文濾波方法,包括:接收報文;將所述報文的報文標識對應的序列拆分為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查詢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以及查詢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對所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和所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進行按位與計算,如果按位與計算的結果等于所述第二序列,則對所述報文進行處理。
本申請實施例的報文濾波方法中,接收報文之后,將上述報文的報文標識對應的序列拆分為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然后查詢上述第一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上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以及查詢上述第二序列對應的真值表,獲得上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對上述第一序列對應的值和上述第二序列對應的值進行按位與計算,如果按位與計算的結果等于第二序列,則對上述報文進行處理,從而可以實現快速地根據報文ID確定是否對接收的報文進行處理,實現了對報文進行軟件濾波,不需要硬件濾波,并且提高了濾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36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