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傳輸和接收數據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2565.0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4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金泳范;李周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28/02 | 分類號: | H04W28/02;H04W72/04;H04W72/12;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無線通信 系統 傳輸 接收 數據 方法 裝置 | ||
本公開涉及用于支持超過第四代(4G)通信系統(例如長期演進(LTE))的更高數據速率的第5代(5G)或前5G通信系統。提供了一種用于基站(BS)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終端接收信號;對接收到的信號中具有高于閾值的信號強度的信號進行解碼;如果信號的解碼失敗,識別信號經由其被傳輸的資源是否被包括在重疊區域中,在重疊區域中由控制信息動態分配的第一資源區域和由配置信息預定的第二資源區域彼此重疊;并且如果重疊區域中包括經由其傳輸了信號的資源,則跳過將接收信號存儲到緩沖器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蜂窩無線通信系統。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基站(BS)傳輸和接收數據的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自第四代(4G)通信系統的部署以來增加的無線數據流量(traffic)的需求,已經做出努力來開發改進的第五代(5G)或前5G通信系統。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統也被稱為“超4G網絡”或“后長期演進(LTE)系統”。
人們考慮5G通信系統在較高頻率(mmWave)帶寬(例如60GHz帶寬)中實現,以便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為了減少無線電波的傳播損耗并增加傳輸距離,在5G通信系統中討論波束形成、大量多輸入多輸出(MIMO)、全尺寸MIMO(FD-MIMO)、陣列天線、模擬波束形成、大尺度天線技術。
另外,在5G通信系統中,基于先進的小的小區、云無線電接入網(RAN)、超密網絡、設備到設備(D2D)通信、無線回程、移動網絡、協同通信、協調多點(CoMP)、接收端干擾消除等,正在開發系統網絡的改進。
在5G系統中,作為高級編碼調制(ACM)的混合頻移鍵控(FSK)和正交幅度調制(QAM)調制(FQAM)和滑動窗疊加編碼(SWSC)以及作為先進的接入技術的濾波器組多載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碼多址(SCMA)已經被開發出來。另一方面,在5G通信系統中,與現有的4G通信系統相比,已經考慮了對各種業務的支持。例如,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業務,已經討論了增強的移動寬帶(eMBB)、超可靠和低延遲通信(URLLC)、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和演進的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eMBMS)。
與現有的4G通信系統相反,URLLC業務是在5G通信系統中新考慮的一種業務,并且與其它業務相比需要滿足超可靠性(10-5的分組錯誤率)和低等待時間(0.5毫秒)條件。例如,URLLC業務可以用于自動駕駛、電子健康和無人機的業務。
然而,由于被分配來提供URLLC業務的資源量(以下稱為“URLLC資源”)變大,所以用于其他業務的資源量變小。因此,在有限資源內一起提供URLLC業務和其他業務的同時,URLLC資源和用于提供其他業務的資源之間可能發生沖突,并且這可能導致數據傳輸/接收效率降低。
因此,需要通過有效利用無線電資源來傳輸和接收數據的方法。
上述信息僅作為背景信息呈現,以幫助理解本公開。關于本公開內容,沒有確定上述任何內容是否可適用于作為本公開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各個方面是為了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點并且為了提供至少下面描述的優點。因此,本公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用于基站(BS)通過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有效利用無線電資源來傳輸和接收數據的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BS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終端接收信號;對接收到的信號中具有高于閾值的信號強度的信號進行解碼;如果信號解碼失敗則識別經由其已經傳輸信號的資源是否被包括在重疊區域中,在該重疊區域中由控制信息動態分配的第一資源區域和由配置信息預定的第二資源區域彼此重疊;并且如果該重疊區域中包括經由其已經傳輸信號的資源,則跳過將接收信號存儲在緩沖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25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