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降低繼電器功耗的控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41779.6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8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宇幫;楊榮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7/02 | 分類號: | 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蔣劍明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繼電器 功耗 控制系統(tǒng) | ||
本發(fā)明公開可降低繼電器功耗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可控DCDC模塊、可控開關、繼電器及繼電器控制器;可控DCDC模塊用于接收繼電器控制器的電壓控制信號,根據(jù)電壓控制信號輸出繼電器控制電壓;可控開關用于接收繼電器控制器的開關控制信號,并根據(jù)開關控制信號為繼電器提供供電電壓;繼電器用于接收供電電壓,進而使能開關動作;繼電器控制器用于判斷繼電器的狀態(tài)是否為吸合狀態(tài),若是,則控制可控DCDC模塊輸出預設繼電器電壓。本發(fā)明通過設有繼電器控制器及可控DCDC模塊,使得可以進行對繼電器的供電進行調(diào)節(jié)。本發(fā)明通過控制繼電器吸合后的線圈電壓減少為額定電壓的一半,可以確保繼電器吸合狀態(tài)不變的情況下,使繼電器的維持功耗降為額定功耗的1/2。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繼電器控制領域,特別是涉及可降低繼電器功耗的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繼電器可以實現(xiàn)電氣回路的通斷,是電氣系統(tǒng)和電氣設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在很多情況下,繼電器在電氣系統(tǒng)功耗中所占比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很多低功耗的場合(如電池保護板)下,繼電器的功耗占比很大,必須加以考慮。
繼電器線圈有額定的工作電壓,當繼電器驅(qū)動電壓在額定工作電壓附近時,繼電器吸合;當繼電器驅(qū)動電壓低于一定電壓值時,繼電器斷開。目前,通用的繼電器控制策略為:需要驅(qū)動繼電器吸合時,為線圈提供額定的驅(qū)動電壓;需要驅(qū)動繼電器斷開時,停止為線圈提供驅(qū)動電壓。在繼電器吸合后,驅(qū)動電壓保持不變,此時繼電器消耗的功率為額定工作功率,然而,現(xiàn)有的技術中并沒有辦法降低該額定功率,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可降低繼電器功耗的控制系統(tǒng),通過輸出可控DCDC模塊為繼電器供電,保證繼電器吸合后可以進入低功耗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可降低繼電器功耗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可控DCDC模塊、可控開關、繼電器及繼電器控制器;
所述可控DCDC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繼電器控制器的電壓控制信號,根據(jù)所述電壓控制信號輸出繼電器額定控制電壓;
所述可控開關用于接收所述繼電器控制器的開關控制信號,并根據(jù)所述開關控制信號為繼電器提供供電電壓;
所述繼電器用于接收所述供電電壓,進而使能開關動作;
所述繼電器控制器用于判斷繼電器的狀態(tài)是否為吸合狀態(tài),若是,則控制所述可控DCDC模塊輸出預設繼電器電壓。
在本實施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繼電器控制器還用于接收所述可控DCDC 模塊的電壓反饋信號,并根據(jù)電壓反饋信號使能所述可控DCDC模塊輸出相應的電壓。
在本實施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預設繼電器電壓為繼電器額定控制電壓的一半。
在本實施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可控DCDC模塊包括濾波電路、DCDC處理器、降壓電路及DCDC電壓目標控制電路;
所述濾波電路的電壓輸入端與DCDC輸入端連接,輸出端與所述DCDC處理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降壓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DCDC處理器的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DCDC電壓目標控制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DCDC處理器連接,輸出端與所述繼電器控制器連接。
在本實施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 和第五電容C5,所述第三電容C3、所述第四電容C4和所述第五電容C5并聯(lián)連接,所述第三電容C3的一端與DCDC輸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
在本實施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降壓電路包括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感L1、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一極性電容E1和第二極性電容E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1779.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