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和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1402.0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9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郁楊;安麗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28 | 分類號: | G06F17/28;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胡麗莉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聲 傳譯 方法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和移動終端。本發明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包括:在通話開始時,獲取通話對方語言;采集本地的第一語音信息,根據第一語音信息獲取本地語言;根據本地語言和通話對方語言,將第一語音信息翻譯成第二語音信息,第二語音信息對應通話對方語言;將第二語音信息發送給第二移動終端,第二移動終端為通話對方持有的移動終端,使得可以無需借助第三方機器或第三方翻譯機構,用較低成本實現同聲傳譯,有利于滿足通話雙方對同聲傳譯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簡稱“同傳”),亦稱同聲翻譯、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間斷地將演講者的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會場或劇場中配備專門用來進行翻譯的電聲系統。譯員們將演講詞或臺詞同步譯成不同語種,通過電聲系統傳送,席位上聽眾可自由選擇語種進行收聽。同聲傳譯的最大優點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證講話者作連貫發言,不影響或中斷講話者的思路,有利于聽眾對發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聲傳譯是當今世界上在舉辦各類大型會議、論壇、峰會時經常采用的一種翻譯方式。目前,世界上95%的國際會議采用的都是同聲傳譯的方式。特點是講者連續不斷地發言,而譯者是邊聽邊譯,原文與譯文翻譯的平均間隔時間是三至四秒,最多達到十多秒。
然而,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目前現有的同聲翻譯通常借助外部通訊設備連接第三方翻譯中心,建立多方語音會議,通過第三方翻譯人員在電話會場中同聲翻譯。因需聘請第三方翻譯機構,且需借助多方語音設備,造成翻譯成本高,對設備要求高;而且難以滿足在通話過程中,通話雙方對同聲傳譯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和移動終端,使得可以無需借助第三方語音設備或第三方翻譯機構,用較低成本實現同聲傳譯,有利于滿足通話雙方對同聲傳譯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同聲傳譯方法,包括:
在通話開始時,獲取通話對方語言;
采集本地的第一語音信息,根據第一語音信息獲取本地語言;
根據本地語言和通話對方語言,將第一語音信息翻譯成第二語音信息,第二語音信息對應通話對方語言;
將第二語音信息發送給第二移動終端,第二移動終端為通話對方持有的移動終端。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獲取模塊,采集模塊,處理模塊,發送模塊;
獲取模塊用于在通話開始時,獲取通話對方語言;
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第一語音信息;
獲取模塊,還用于根據第一語音信息獲取本地語言;
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本地語言和通話對方語言,將第一語音信息翻譯成第二語音信息,,第二語音信息對應通話對方語言;
發送模塊,用于將第二語音信息發送給第二移動終端,第二移動終端為通話對方持有的移動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14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垃圾回收裝置及掃地系統
- 下一篇:種子帶編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