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共焦顯微鏡模式像差矯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0686.1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70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辰光;劉儉;趙唯松;譚久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1 | 分類號: | 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曹徐婷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微鏡 模式 矯正 方法 | ||
1.共焦顯微鏡模式像差矯正方法,其所依托的共焦系統,其組成包括激光器(1)、雙面45°反光鏡(2)、分束鏡(3)、半波片(4)、液晶空間光調制器(5)、反射鏡(6)、光闌(7)、偏振分束鏡(8)、XY掃描振鏡(9)、掃描透鏡(10)、管鏡(11)、物鏡(12)、1/4波片(13)、收集透鏡(15)、光纖小孔(16)和光電倍增管(17),激光器(1)發出的激光經雙面45°反光鏡(2)的一側反光鏡面反射后途經分束鏡(3)到達半波片(4),經半波片(4)調制后射入至液晶空間光調制器(5),再經液晶空間光調制器(5)調制后射回至分束鏡(3),再經分束鏡(3)反射至反射鏡(6),然后經光闌(7)濾除高階衍射雜光后射到雙面45°反光鏡(2)的另一側反光鏡面,經雙面45°反光鏡(2)再次反射后經過偏振分束鏡(8)射至XY掃描振鏡(9)上,然后經XY掃描振鏡(9)反射至掃描透鏡(10),經過管鏡(11)后經過1/4波片(12)偏振面翻轉90°后被物鏡(13)聚焦至的打在待測樣品(14)上;聚焦后的光斑再從待測樣品(14)上反射回物鏡(13),經過1/4波片(12),偏振面再次翻轉90°后依次經過、管鏡(11)、掃面透鏡(10)和XY掃描振鏡(9),射在偏振分束鏡(8)上,再經偏振分束鏡(8)反射至收集透鏡(15)并聚焦到光纖小孔(16),最后被光電倍增管(17)收集;共焦顯微鏡模式像差矯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建立Zernike多項式;將像差分解為Zernike多項式4-11階組合;Zernike多項式4-11階多項式形式如下:
其中i代表Zernike像差階數,作為判定循環是否繼續的條件,r為極坐標系徑向坐標,θ為極坐標系角向坐標;
步驟b,加載第i階Zernike項偏置像差,每階系數分別為
步驟c,計算五幅圖像的灰度方差函數;
步驟d,s=0:二項式曲線擬合計算像差系數a
步驟e,使i=i+1,若i<12,返回步驟b,若i>12則進行步驟f;
步驟f,若s=0,則使i=4,s=1返回步驟b;若s=1則進行步驟g;
步驟g,計算最佳相差系數,進行共焦像差矯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068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