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拼焊板熱成形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0600.5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71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盧磊;王健;江克洪;黃松偉;胡昕;張旭光;遲惠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魏彥 |
| 地址: | 318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浮模塊 壓力機 生產效率 熱成形模具 模具鑲塊 使用壽命 彈性部 板料 模座 材料成型 上下浮動 凸模鑲塊 成形腔 次品率 放置板 良品率 板件 多腔 料厚 受限 貼合 模具 冷卻 損傷 緩解 生產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拼焊板熱成形模具,涉及材料成型的技術領域,包括壓力機模板、模座、懸浮模塊和彈性部;懸浮模塊包括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壓力機模板與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之間設置有用于放置拼焊板的成形腔;通過彈性部作用于懸浮模塊遠離壓力機模板的一端,使得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可相對于模座上下浮動,從而彌補拼焊板的料厚偏差,使得模具同拼焊板貼合,多腔生產的板件可以在相同條件下冷卻,以達到最佳生產效率和模具鑲塊的保護,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生產效率受限、良品率低以及部分凸模鑲塊損傷造成使用壽命的降低以及成本的增加的技術問題,提供了生產效率,減少了次品率,延長模具鑲塊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拼焊板熱成形模具。
背景技術
激光拼焊板是采用激光能源,將若干不同材質、不同厚度、不同涂層的鋼材、不銹鋼材、鋁合金材等進行自動拼合和焊接而形成一塊整體板材、型材、夾芯板等,以滿足零部件對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用最輕的重量、最優結構和最佳性能實現裝備輕量化。
現有技術中的激光拼焊板的生產模具,如圖1所示,拼焊板A 區的料厚取負公差下限,拼焊板B區正公差上限,這一偏差的影響帶來的結果是當B區在模腔內同凸凹模零接觸的時候,料片A區在模腔內與模腔的間隙為0.1mm。理論上A區和B區共同分擔壓力機的力,但是由于公差的影響,走正公差的拼焊板同模具體的壓力就變得比理論值更大,而走負公差的拼焊板同模具存在一定的間隙。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激光拼焊板的生產模具會直接影響使B區的降溫速度幾倍于A區,從而引發的問題有:1、生產效率受限,生產節拍受制于降溫最慢的拼焊板的冷卻時間。2、良品率低,降低的降溫速度勢必帶來馬氏體不完全的轉換,從而影響了零件的抗拉強度。3、部分凸模鑲塊損傷:當降溫最慢的拼焊板可以滿足強度條件脫模的時候,降溫快的板件由于溫度較低,熱膨脹的影響會“緊緊的”抱緊凸模,對于1500MPa的熱成形鋼板很容易將凸模鑲塊拉出痕跡帶來模具損傷,損傷到一定程度則需要更換鑲塊,造成使用壽命的降低以及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拼焊板熱成形模具,以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生產效率受限、良品率低以及部分凸模鑲塊損傷造成使用壽命的降低以及成本的增加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拼焊板熱成形模具,拼焊板由不同厚度的板材焊接組成,拼焊板熱成形模具包括:壓力機模板、模座、懸浮模塊和彈性部;
懸浮模塊包括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并排設置,模座設置有放置槽,第一懸浮模塊、第二懸浮模塊和彈性部均設置于放置槽內,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均通過彈性部與模座連接,第一懸浮模塊與第二懸浮模塊滑動連接;
壓力機模板設置于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遠離模座的一端,且壓力機模板與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之間設置有用于放置拼焊板的成形腔。
進一步地,模座的開口方向向上,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均通過彈性部設置于所述放置槽內;
壓力機模板作用于成形腔的拼焊板,拼焊板與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接觸,以使彈性部反作用于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
進一步地,模座的開口方向向下,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遠離彈性部的一端設置有卡槽,模座的兩端側壁設置有卡板,卡板與模座的兩端側壁連接,且卡板與卡槽卡接,以使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均通過彈性部與放置槽的內壁連接;
壓力機模板作用于成形腔的拼焊板,拼焊板與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接觸,以使彈性部反作用于第一懸浮模塊和第二懸浮模塊。
進一步地,第一懸浮模塊與壓力機模板的成形腔的厚度形成拼焊板的負公差;
第二懸浮模塊與壓力機模板的成形腔的厚度形成拼焊板的正公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06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核聚變真空室殼體冷成型模具
- 下一篇:模具組件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