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0582.0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6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序江;李俊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2 | 分類號: | B21B1/22;B21B27/02;B21B2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許澤偉 |
| 地址: | 617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帶鋼 生產 熱軋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帶鋼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
背景技術
用于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包括多個機架,每個機架包括上軋輥部和下軋輥部,帶鋼依次通過每個機架,并放置在上軋輥部和下軋輥部之間,從而進行帶鋼的熱軋軋制生產。帶鋼熱軋時生產時具有較高的溫度,使上軋輥部和下軋輥部中的工作軋輥長期處于高溫高壓的工作環境中,并且還要承受較大載荷,所以需要對工作軋輥進行冷卻,冷卻通過冷卻水進行。目前,由于工作軋輥受到帶鋼溫度的影響,帶鋼表面溫度呈中間高兩邊低的趨勢,在接觸傳熱過程中,軋輥的中部溫度也明顯高于邊部,造成了軋輥中部及邊部的氧化程度及熱凸度的不同,軋輥表面的均勻性差,使生產出帶鋼表面不平,影響帶鋼的質量。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的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一種用于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包括多個機架,每個機架包括上軋輥部和下軋輥部,上軋輥部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軋輥,下軋輥部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軋輥,每個軋輥包括兩端部,分別是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沿軋輥的長度方向,每個軋輥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段軋輥體、第二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第一段軋輥體的長度在300-400mm之間,第一段軋輥體的起點為第一端部,第三段軋輥體的長度在300-400mm之間,第三段軋輥體的終點為第二端部,第一段軋輥體與第三段軋輥體之間為第二段軋輥體,每個軋輥通過冷卻水進行冷卻,對第二段軋輥體的每分鐘冷卻水量大于第一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的每分鐘冷卻水量。
進一步的是,上軋輥部中的第一段軋輥體和第三段軋輥體的長度為400mm。
進一步的是,上軋輥部中的第一段軋輥體和第三段軋輥體的冷卻水量為4.7-4.8L/mm.min,上軋輥部中的第二段軋輥體的冷卻水量為6.7-6.8L/mm.min。
進一步的是,下軋輥部中的第一段軋輥體和第三段軋輥體的長度為300mm
進一步的是,下軋輥部中的第一段軋輥體和第三段軋輥體的冷卻水量為5.0-5.2L/mm.min,下軋輥部中的第二段軋輥體的冷卻水量為6.8-7.0L/mm.min。
進一步的是,所述熱軋機組至少包括三個機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每個軋輥分為依次連接的第一段軋輥體、第二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第二段軋輥體位于軋輥的中部,帶鋼軋制時,第二段軋輥體的表面溫度相對于第一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表面溫度高一些,冷卻水冷卻時,對第二段軋輥體的每分鐘冷卻水量大于第一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的每分鐘冷卻水量,也即是溫度相對較高的第二段軋輥體采用相對較大的冷卻水量進行冷卻,溫度相對較小的第一段軋輥體、第三段軋輥體采用相對較小的冷卻水量進行冷卻,通過這樣設置顯著提高軋輥的表面溫度的均勻性,改善了軋輥表面的熱凸度,減少了軋輥表面的局部氧化膜的產生,從而提高了帶鋼的軋制質量;而且,本發明只需將冷卻水量分區域地控制,實現軋輥表面溫度的均勻性,操作簡單,成本低,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軋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上軋輥部1、軋輥11、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第一段軋輥體113、第二段軋輥體114、第三段軋輥體115、下軋輥部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用于帶鋼生產的熱軋機組,包括多個機架,每個機架包括上軋輥部1和下軋輥部2,上軋輥部1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軋輥11,下軋輥部2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軋輥11,每個軋輥11包括兩端部,分別是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沿軋輥11的長度方向,每個軋輥11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段軋輥體113、第二段軋輥體114、第三段軋輥體115,第一段軋輥體113的長度在300-400mm之間,第一段軋輥體113的起點為第一端部111,第三段軋輥體115的長度在300-400mm之間,第三段軋輥體115的終點為第二端部112,第一段軋輥體113與第三段軋輥體115之間為第二段軋輥體114,每個軋輥11通過冷卻水進行冷卻,對第二段軋輥體114的每分鐘冷卻水量大于第一段軋輥體113、第三段軋輥體115的每分鐘冷卻水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05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