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多向調節功能的磁懸浮座椅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40026.3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9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何自富;王向征;陳長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瑞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07 | 分類號: | B60N2/07;B60N2/0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圣榮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多向 調節 功能 磁懸浮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座椅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一種普及率較高的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了,在發展過程中,人們對于汽車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座椅作為與駕乘人員直接接觸的部件,其舒適程度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認知。因為駕乘人員身材有所差異,目前汽車座椅均配備有位置調節功能,這些調節功能大都通過電機或機械鎖止機構實現座椅在滑道上的前后調節,電動調節的調節速度只能根據電機運轉速度而定,而手動調節在無法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進行調節,均存在一些缺陷。此外,目前汽車座椅大都利用座椅內的彈簧進行減震,用來提高乘坐舒適性,但若需要對于座椅高度進行調節,則仍需要另外一套機構,此外彈簧對于車輛自身震動的隔絕性能不佳,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座椅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利用磁懸浮技術對座椅高度進行調節且具有減震性能的汽車座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具有多向調節功能的磁懸浮座椅,座椅底座內設有用于支撐乘客的坐板,所述坐板上設有填充層,所述坐板和填充層外設有座椅包裹層,所述座椅底座下方的汽車地板上固定有兩條平行的導軌:
所述座椅底座與每條導軌之間至少由兩個磁懸浮機構支撐,所述磁懸浮機構包括固定在座椅底座下表面的上導向護套、以及置于上導向護套內與之相配合的下導向柱,所述下導向柱底部設有嵌入在導軌內的導輪,所述上導向護套和下導向柱的頂部設有產生相斥磁性的電磁單元,所述導軌之間的地板上設有鎖止齒條,所述磁懸浮機構之間的座椅底座的底部設有鎖止件,當磁懸浮機構內的電磁單元未通電時,所述鎖止件與鎖止齒條接觸,當磁懸浮機構內的電磁單元通電時,所述鎖止件與鎖止齒條分離;
所述座椅底座還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至少設有四個磁懸浮機構,所述磁懸浮機構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導向柱,以及固定在坐板下表面與下導向柱相配合的上導向護套,所述上導向護套和下導向柱的頂部設有產生相斥磁性的電磁單元。
沿所述導軌設置有阻尼齒條,所述下導向柱上固定有與阻尼齒條相嚙合的阻尼齒輪。
所述座椅底座的后部或前部的地板上固定有擋板,所述擋板與鎖止件之間連接有支撐彈簧。
所述上導向護套內壁的頂部設有墊片。
所述坐板包括主支撐板,以及位于主支撐板兩側與主支撐板相鉸接的側支撐板,所述坐板下設有八個磁懸浮機構,其中四個位于主支撐板的四角位置支撐主支撐板和底板,所述主支撐板兩側均設有向底板方向延伸的支架結構,每個所述側支撐板的前部和后部均設有一個支撐相應側支架結構和側支撐板的磁懸浮機構。
座椅椅背設有靠板,所述靠板前側設有背板,所述背板前側設有填充層,所述背板和填充層外設有包裹層,所述背板由下背板和上背板相鉸接構成,所述下背板和上背板的鉸接位置與靠板之間設有磁懸浮機構。
所述靠板兩側設有向背板方向延伸的立板,兩個所述側翼板分別鉸接在相應側的立板上,每個所述側翼板與靠板之間至少設有一個用于支撐的磁懸浮機構。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使座椅減震性能得到提高,還提升了座椅的舒適性能,同時還增強了座椅調節功能,有助于提升汽車產品的整體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發明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磁懸浮座椅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磁懸浮座椅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磁懸浮座椅減震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坐板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地板;2、座椅底座;3、導軌;4、導輪;5、上導向護套;6、下導向柱;7、墊片;8、鎖止件;9、鎖止齒條;10、阻尼齒條;11、阻尼齒輪;12、支撐彈簧;13、坐板;14、下背板;15、上背板;16、側支撐板;17、主支撐板;18、磁懸浮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磁懸浮座椅內主要設有起到支撐、減震、調節作用的磁懸浮機構18,本專利中磁懸浮機構18的結構均相同,僅根據使用位置的差異,針對大小、形狀做出適應性調整。其包括上導向護套5和下導向柱6,兩個結構相互套接,具有導向作用,上導向護套5和下導向柱6的頂部設有產生相斥磁性的電磁單元,即兩組電磁體,通過連接汽車上的電源,當通電時,兩個電磁單元相向面產生同極磁場,使上導向護套5向遠離下導向柱6方向位移。采用套筒結構并在內部產生電磁,作用點集中,能夠以最小的電流產生最大的相斥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瑞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蕪湖瑞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00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