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相位不交疊時鐘信號產生電路及相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7527.6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81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敏;林和生;丁德東;劉賓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類號: | H03K3/027 | 分類號: | H03K3/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 11592 | 代理人: | 沈超 |
| 地址: | 518071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相 交疊 時鐘 信號 產生 電路 相應 方法 | ||
1.一種時鐘信號產生電路,包括
時鐘信號產生單元,配置為產生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其中M為大于等于1的整數;
控制單元,耦合至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配置為周期性激發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變更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狀態,并將每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均分為N份,其中N為大于等于1的整數;
間隔產生單元,耦合至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配置對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進行處理,從而使得每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有效電平中的X份轉換為非有效電平,并將轉換后的時鐘信號提供到電路的輸出端,其中X為大于等于1小于N的整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配置為接收系統時鐘信號,并且以所述系統時鐘信號的N個周期為循環而產生觸發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工作的控制信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第一計數單元,配置為接收所述系統時鐘信號并產生第一二進制數,在所述系統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到來時使所述第一二進制數加1;
第一運算單元,配置為接收所述第一二進制數并對其各位的數值進行運算操作,并選擇在連續N個系統時鐘周期中的一個運算結果作為所述控制信號。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其中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包括
第二計數單元,配置為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產生第二二進制數;
第二運算單元,配置為接收所述第二二進制數并對其各位的數值進行運算操作以產生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路,其中所述間隔產生單元包括
間隔系數產生單元,配置為接收所述第一二進制數并根據需要的時間間隔對所述第一二進制數的各位數值進行運算產生間隔系數;
第三運算單元,配置為接收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以及所述間隔系數,并對每一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與所述間隔系數進行相應的運算操作,從而使得每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有效電平中的X份轉換為非有效電平。
6.一種產生時鐘信號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一電路執行,所述電路包括控制單元、時鐘信號產生單元和間隔產生單元,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單元接收系統時鐘信號并產生控制信號,所述控制信號的周期為N個系統時鐘周期;
時鐘信號產生單元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產生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其中每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的時間長度為N個系統時鐘周期;
間隔產生單元對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進行運算操作,將每一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時間長度減少X個系統時鐘周期,其中X是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單元接收系統時鐘信號并產生控制信號的操作包括
接收所述系統時鐘信號,并在所述系統時鐘信號的控制下產生第一二進制數;
對所述第一二進制數的各位數值進行運算操作,產生周期為N個系統時鐘周期的所述控制信號。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時鐘信號產生單元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產生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的操作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且在其控制下產生第二二進制數;
對所述第二二進制數的各位數值進行運算操作從而產生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間隔產生單元對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進行運算操作,將每一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時間長度減少X個系統時鐘周期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二進制數,并對其各位數值進行運算操作從而產生間隔系數;
接收所述M個脈沖寬度相同的原始時鐘信號并基于所述間隔系數將每一個所述原始時鐘信號的有效電平時間長度減少X個系統時鐘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未經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75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