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魚飼料顆粒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6384.7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9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燦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燦燦 |
| 主分類號: | A23K50/80 | 分類號: | A23K50/80;A23K20/147;A23K10/30;A23K10/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魚飼料 顆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飼料配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新型魚飼料顆粒。
背景技術
由于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對魚類的需求越來越大,野生捕撈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且作為響應,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在此期間,來自未使用的野生捕撈的魚粉和魚油已不足以作為魚類唯一的飼料來源,如鮭魚、鱒魚、蝦、鱸魚(sea bass)和鯛魚,這里僅僅提及一些種類。
在過去十年,不斷發展含植物蛋白和油的魚飼料制劑作為魚粉和魚油的補充。作為這些制劑中的魚粉替代物的最流行的植物蛋白源選自大豆粉、大豆蛋白濃縮物、玉米面筋、豌豆蛋白和活性小麥面筋(vital wheat gluten)。
這些現代魚飼料飲食經常以顆粒形式制備。先研磨并將其與如魚粉、植物蛋白和如小麥粉的粘合劑混合在一起,從而制備這些顆粒。然后加入水,將所得糊劑擠出,由此得到的顆粒具有由擠出機的模控制的尺寸。然后將這些顆粒干燥并加入油。調整參數,如溫度和壓力,使制造商能夠做出適合不同魚類養殖方法的顆粒,例如能夠浮動或緩緩沉入的飼料。
在用作魚粉替代物的植物蛋白中,活性小麥面筋被認為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并作為顆粒粘合劑。在由Storebakken等人發表于Aquaculture(2000)p.115-132的研究中,表明活性小麥面筋支持大西洋鮭魚的迅速增長,且容易消化,并未減少其脂肪或能量的消化率或必要元素的利用率。由此高達50%的魚粉的粗蛋白被替代為小麥面筋的粗蛋白。該研究還表明,水平多達膳食蛋白質的35%的活性小麥面筋未引起腸上皮病理變化。
加入小麥面筋對顆粒形態和物理性質和功能性質的影響由Draganovic研究,并報道于Aquaculture Nutrition第19卷,第6期,第845-859頁,2013年12月。在這些實驗中使用的條件下,在魚飼料顆粒中加入活性小麥面筋,顯示出在涂覆過程中,油浸漬和吸油量的減少,但產生了強的、高度多孔的顆粒。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研究,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魚飼料顆粒,該新型魚飼料顆粒主要由植物蛋白水解質和小麥面筋構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魚飼料顆粒,所述顆粒包含植物蛋白質水解物和小麥面筋,其中小麥面筋:植物蛋白質水解物的比例為3:1-10:1。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優化,所述魚飼料顆粒還包含介于1至10%之間的魚粉。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為活性小麥面筋。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含量在顆粒的6至30wt.%之間變化。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植物蛋白質水解物的比例范圍為4:1-6:1。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含量在顆粒的10至28wt%之間變化。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植物蛋白質水解物選自大豆蛋白、黃豆蛋白、玉米蛋白、豌豆蛋白、馬鈴薯蛋白、羽扇豆蛋白、棉花蛋白、亞麻子蛋白、葵花籽蛋白和/或其混合物。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顆粒的硬度小于35N,且顆粒耐久性指數(PDI)大于95。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技術方案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詳予說明。
一種新型魚飼料顆粒,所述顆粒包含植物蛋白質水解物和小麥面筋,其中小麥面筋:植物蛋白質水解物的比例為3:1-10:1。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優化,所述魚飼料顆粒還包含介于1至10%之間的魚粉。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為活性小麥面筋。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含量在顆粒的6至30wt.%之間變化。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植物蛋白質水解物的比例范圍為4:1-6:1。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小麥面筋含量在顆粒的10至28wt%之間變化。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植物蛋白質水解物選自大豆蛋白、黃豆蛋白、玉米蛋白、豌豆蛋白、馬鈴薯蛋白、羽扇豆蛋白、棉花蛋白、亞麻子蛋白、葵花籽蛋白和/或其混合物。
本技術方案更進一步的優化,所述顆粒的硬度小于35N,且顆粒耐久性指數(PDI)大于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燦燦,未經黃燦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63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