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6343.8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268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長英;張芳;孫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37;A23K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東方至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粉蟲 飼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昆蟲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黃粉蟲的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黃粉蟲的人工飼養已有100余年歷史,國內外均有民間飼養的記載,是一種傳統活體餌料。黃粉蟲原為貯藏害蟲,為全變態昆蟲,其一生可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其中幼蟲期最長。隨著社會的發展,黃粉蟲不僅可以開發各種昆蟲食品、保健品、藥品,而且黃粉蟲蟲糞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微量元素,黃粉蟲的資源價值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被作為一種重要新型動物蛋白來源,如何通過人工生產高品質優質黃粉蟲需要探究一套合理的人工飼料配方。
黃粉蟲個體發育不整齊,有研究表明統一蟲態其延續時間可達一個多月。黃粉蟲幼蟲食性與成蟲一樣,飼料能夠直接影響幼蟲的生長發育。在一定溫度、關照、濕度、適度條件下,飼料營養成分的豐富與否、供給量的富足程度、水分補充程度是影響幼蟲生長的關鍵因素。在飼料供給量不足或水分缺乏的情況下,黃粉蟲幼蟲會表現出一些非正常性的死亡,甚至會出現互相殘殺的習性。
不同的飼料直接影響到幼蟲的生長發育。許多養殖戶普遍養殖效益不高,由于未清楚了解黃粉蟲的生長習性,飼料配比不合理,沒有正確進行病蟲害防治,導致生長周期較長,飼料浪費,效益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包括:a)選擇黃粉蟲的蟲種;b)選擇合適的飼養盒;c)飼養:將剛剛孵化的1齡幼蟲用毛筆掃到所述飼養盒中,并在所述飼養盒內添加飼料1,每天定點添加蟲體重量1/4的飼料,每7天篩一次蟲沙,直到黃粉蟲幼蟲4齡;黃粉蟲幼蟲滿4齡后,在所述飼養盒內添加飼料2,每天定點添加蟲體重量1/3的飼料,每隔2天篩一次蟲沙,直到黃粉蟲幼蟲8齡;黃粉蟲幼蟲滿8齡后,在飼養盒中添加飼料3,每天定點添加蟲體重量1/2的飼料,每天篩一次蟲沙,并觀察幼蟲的化蛹情況;在所述飼養盒中出現蛹之后,將所述蛹揀出放入羽化盒內;d)黃粉蟲的擴增及繁殖:選擇個體大且同一天羽化的成蟲按照性別1:1放入產卵箱中產卵,每天定期將產在濾紙片上的卵粒放在孵化盒內,同一天收集的卵放到同一個孵化盒內,成蟲產卵一個半月后,可以將其淘汰,只把中前一個半月的卵留種。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a)中,選擇黃粉蟲的卵、幼蟲、成蟲或蛹作為蟲種進行培殖。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a)中,選擇個體大小一致、爬行活躍、體壁光滑的老熟幼蟲作為蟲種進行培殖。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b)中,所述飼養盒要保證清潔且要消毒處理,使用的濾紙在使用之前放在烘干箱內烘干,并紫外燈滅菌,挑取黃粉蟲的鑷子不能交互使用,每次使用都要進行滅菌。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將養蟲室內溫度控制為介于18-28℃之間,濕度介于60%RH-70%RH之間。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b)中,所述飼養盒是內壁光滑無蓋、透明的塑料盒,其中,所述飼養盒的長度為43cm、寬度為30cm、高度為15cm。優選地,選擇白色透明塑料材質、內壁光滑無蓋的飼養盒,防治黃粉蟲爬出盒外,飼養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蟲口數太多,容易感染病毒,容器過小,蟲口密度過大,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容易自相殘殺。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c)中,所述飼料1由麥麩:青菜按照1:4的質量之比混合而成,飼料2由麥麩:青菜按照2:3的質量之比混合而成,飼料3由麥麩:青菜按照1:9的質量之比混合而成,其中,青菜選自甘藍、茄子、辣椒、西蘭花或番茄的秸稈。其中,用粉碎機將青菜的秸稈粉碎成1-3cm的顆粒狀,所用麥麩為冬小麥所產的麥麩。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d)中,所述產卵箱由長度為40cm,寬度為25cm且高度為36cm的收納箱改裝,收納箱蓋子只留取邊緣部分,其他部分用200目紗網替代。紗網透氣但比較密實,防止成蟲逃逸或將卵產到紗網的空洞內。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d)中,所述產卵箱內的濾紙是長度為20cm、寬度為15cm的長方形,并且將所述濾紙卷成筒之后以橫向形成蜂窩狀放入產卵箱內,以節省空間和便于成蟲在期間穿梭交配產卵。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d)中,所述孵化盒是長度為20cm,寬度為10cm,高度為6cm的長方型小盒,保持黃粉蟲卵孵化所需的濕度,提高孵化率。
在上述飼養方法中,在步驟c)中,通過成蟲足的抓力將蛹和羽化的成蟲分離。成蟲足三對,位于胸部,每個足尖二個鉤爪,足趾上有毛剌,能夠抓住紗網,以便于分離,減少對蛹和剛羽化成蟲的傷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63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工繁殖中華淡翅盲蝽的方法
- 下一篇:地埋式蟬若蟲養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