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4918.2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1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陶海;林宇;郝龍忠;曹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文安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駛 車輛 中的 識別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方法、裝置及系統,通過監測并獲取待檢測區域的進入車輛圖像;跟蹤并定位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的車輛位置;所述車輛位置為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車輛距離視頻采集裝置的水平距離;當所述車輛位置達到曝閃燈觸發閾值,發送觸發所述曝閃燈指令以及圖像采集指令,以便所述曝閃燈打開以及視頻采集裝置的圖像采集;獲取所述曝閃燈打開狀態下對應的所述進入車輛的圖像,并對其進行人臉識別。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不但可以精確的實現行駛車輛中人臉識別,還可以將車輛特征信息與人臉特征信息相關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車輛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現有交通監控相機雖然能夠對車牌、車型等車輛特征進行準確識別,但無法實現對車內人員的身份進行識別。這是因為交通相機為了看清車牌,在成像時對車牌進行了針對性曝光,在使車牌良好成像的同時,也導致車牌以外其他區域成像質量下降,車內人員的面部就在其中。此外,由于車輛擋風玻璃及貼膜具有從內向外低透光,從外向內高透光的特點,加上周圍環境光、陽光及玻璃本身反光的綜合影響,車內物體的成像條件先天較差。基于以上所述兩方面因素疊加最終導致所拍攝的圖片完全無法辨認行駛車輛內部人員的面部。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方法、裝置及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
監測并獲取待檢測區域的進入車輛圖像;
跟蹤并定位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的車輛位置;所述車輛位置為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車輛距離視頻采集裝置的水平距離;
當所述車輛位置達到曝閃燈觸發閾值,發送觸發所述曝閃燈指令以及圖像采集指令,以便所述曝閃燈打開以及視頻采集裝置的圖像采集;
獲取所述曝閃燈打開狀態下對應的所述進入車輛的圖像,并對其進行人臉識別。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裝置;該裝置包括:
圖像監測模塊,用于監測并獲取待檢測區域的進入車輛圖像;
圖像跟蹤定位模塊,用于跟蹤并定位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的車輛位置;所述車輛位置為所述進入車輛圖像中車輛距離視頻采集裝置的水平距離;
信息發送模塊,用于當所述車輛位置達到曝閃燈觸發閾值,發送觸發所述曝閃燈指令以及圖像采集指令,以便所述曝閃燈打開以及視頻采集裝置的圖像采集;
人臉識別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曝閃燈打開狀態下對應的所述進入車輛的圖像,并對其進行人臉識別。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系統,包括:補光單元、成像單元和圖像識別單元;所述補光單元包括:曝閃燈;所述成像單元包括:偏振鏡和視頻采集裝置;
所述補光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圖像識別單元發送的觸發曝閃燈指令,根據該指令觸發曝閃燈;
所述成像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圖像識別單元發送的啟動偏振鏡指令和以及圖像采集指令;根據所述啟動偏振鏡指令啟動偏振鏡;根據所述圖像采集指令將采集到的所述曝閃燈打開狀態下對應的所述進入車輛的圖像發送給所述圖像識別單元;
所述圖像識別單元,用于獲取所述曝閃燈打開狀態下對應的所述進入車輛的圖像,并對其進行人臉識別。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智能相機,包括:如上所述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工控機,包括:如上所述行駛車輛中的人臉識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文安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文安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49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污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清油火鍋底料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