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4573.0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7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勇;張加波;劉濟洲;于震;魯利剛;孫璨;姚旗;程澤;趙琳娜;李海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衛星制造廠 |
| 主分類號: | B64G7/00 | 分類號: | B64G7/00;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張歡 |
| 地址: | 10019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空氣 彈簧 恒力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構轉接件(1)、缸體(2)、氣懸浮式活塞(3)、活塞桿件(4)、氣浮支座(5)、螺桿(6)、氣浮軸承(7)、第一進氣塞(8)、第二進氣塞(9)及氣浮支撐擋塊(10);機構轉接件(1)安裝在缸體(2)一端,缸體(2)另一端安裝氣浮支撐擋塊(10);氣懸浮式活塞(3)為中空式腔體結構,安裝在缸體(2)內,徑向分布有若干節流孔,軸向分布有若干條節流孔供氣通道;氣浮支座(5)固定安裝在缸體(2)內,氣浮支座(5)軸向通過氣浮支撐擋塊(10)進行限位;氣浮支座(5)軸向分布有若干條節流孔供氣通道,徑向分布有若干節流孔,沿中心軸開有中心通孔;活塞桿件(4)一端連接氣懸浮式活塞(3),另一端依次穿過氣浮支座(5)的中心通孔、氣浮支撐擋塊(10)的中心通孔后,通過螺桿(6)連接氣浮軸承(7);第一進氣塞(8)、第二進氣塞(9)分別安裝在氣懸浮式活塞(3)兩側的缸體(2)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螺桿(6)與氣浮軸承(7)的接觸部分為球頭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懸浮式活塞(3)與缸體(2)為間隙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浮支座(5)中心通孔與活塞桿件(4)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懸浮式活塞(3)徑向的節流孔將氣懸浮式活塞(3)內的腔體與氣懸浮式活塞(3)側壁連通;氣懸浮式活塞(3)軸向的節流孔供氣通道將氣懸浮式活塞(3)內的腔體與氣懸浮式活塞(3)端面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浮支座(5)徑向的節流孔將氣浮支座(5)軸向的節流孔供氣通路與氣浮支座(5)中心通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2)為圓筒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轉接件(1)為圓盤形端蓋。
9.一種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基于空氣彈簧的恒力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機構轉接件(1)與空間機構的運動部件連接,將所述恒力裝置通過氣浮軸承(7)豎直放置在氣浮平臺上,調節所述恒力裝置與空間機構的初始相對位置關系,使得空間機構的運動部件的質心與恒力裝置同軸;
步驟二、將第一進氣塞(8)與氣壓傳感器相連,氣壓傳感器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放大器,放大器通過比例閥與氣源相連;將第二進氣塞(9)通過比例閥與氣源相連;
步驟三、當空間機構的運動部件運動時,機構轉接件(1)隨空間機構的運動發生位移變化;通過氣壓傳感器將缸體(2)內部氣壓變化反饋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比例閥,通過比例閥調節第一進氣塞(8)、第二進氣塞(9)的進氣量,對缸體(2)內進行氣壓及氣體補償,保證氣懸浮式活塞(3)運動過程中兩側氣壓差恒定,使得所述恒力裝置抵消空間機構的重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衛星制造廠,未經北京衛星制造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457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太陽帆的空間碎片清理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噴花裝藥振實平臺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