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4501.6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27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光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綠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C1/00;A01C1/08;A01G24/13;A01G24/22;A01G24/20;A01G24/10;A01G24/30;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楊霞;翟攀攀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出種率 小麥 育種 方法 | ||
1.一種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多效霉素、多菌靈、EM菌劑、硫酸鈣、硫酸鋅、鈣鎂磷肥、水混合均勻得到浸種液;
S2、將復合吸附劑、沸石粉、米酒糟、玉米芯粉、池塘淤泥、紅糖、硝酸銨、沉淀磷肥、硫酸鉀、EDTA螯合鈣、EDTA螯合鎂、EDTA螯合鋅、鉬酸銨、萘乙酸鈉混合均勻,加水,調節至中性得到育苗土;
S3、在大棚內搭建由若干育苗槽構成的育苗床,并在每個育苗槽內填充育苗土,然后在育苗土上打多個直通育苗槽的透氣孔得到育苗床;
S4、將小麥種子在浸種液中浸泡,播種至育苗床上,育苗床上覆蓋一層帶透氣孔的紙張,一次澆水,再覆蓋一層保濕地膜,二次澆水,常規育苗管理,然后將小麥苗和育苗土一起移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多效霉素、多菌靈、EM菌劑、硫酸鈣、硫酸鋅、鈣鎂磷肥、水的重量比為1-2:1-2:0.1-0.2:0.1-0.6:0.5-1:0.1-0.6:40-8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加水至含水量為20-50wt%。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復合吸附劑、沸石粉、米酒糟、玉米芯粉、池塘淤泥、紅糖、硝酸銨、沉淀磷肥、硫酸鉀、EDTA螯合鈣、EDTA螯合鎂、EDTA螯合鋅、鉬酸銨、萘乙酸鈉的重量比為1-6:15-35:5-15:10-20:10-30:1-3:15-25:4-15:8-16:0.2-0.8:0.1-0.6:0.4-0.8:0.1-0.2:0.1-0.2。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復合吸附劑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濃硝酸、碳納米管在1-3℃水浴中攪拌,過濾,洗滌,加入聚乙烯醇、水混勻,超聲處理,加入沸石粉、分散劑混合均勻,調節體系pH值為6-6.5,加入硅烷偶聯劑KH-550,紫外輻照處理,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復合吸附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復合吸附劑的制備工藝中,超聲處理時間為15-25min。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復合吸附劑的制備工藝中,紫外輻照處理時間為5-12min,輻照波長為280nm,輻照距離為150mm。
8.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項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復合吸附劑的制備工藝中,濃硝酸、碳納米管、聚乙烯醇、水、沸石粉、分散劑、硅烷偶聯劑KH-550的重量比為15-25:4-10:1-2:50-100:1-3:0.1-0.2:0.1-0.2。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育苗槽規格為8×10cm。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提高出種率的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將小麥種子在浸種液中浸泡30-60min,播種至育苗床上,播種量為0.2-0.5kg/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綠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綠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450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鹽堿地覆蓋綠化方法
- 下一篇:小樣品的去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