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漁漂的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3528.3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17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涂平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涂平華 |
| 主分類號: | A01K93/00 | 分類號: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岳陽市大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3 | 代理人: | 皮維華 |
| 地址: | 414300 湖南省岳***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漁漂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制作漂身芯材;(2)將腳簽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3)在漂身芯材上涮丙烯酸微球顆粒;(4)浸泡碳纖維編織軟管;(5)空心管套在浸泡過的碳纖維軟管上,再把涮有丙烯酸微球顆粒的漂身芯材放入套好碳纖維編織管的空心管上,再慢慢將空心管抽出并將碳纖維編織管緊套在有丙烯酸微球顆粒的漂身芯材上,完成包料;(6)加熱成型;(7)粗胚精細打磨;(8)涂裝。本發明工藝所得產品的品質穩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無纖維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將合模線處理干凈實現無縫對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漁漂的制作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碳纖維漁漂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漁漂的制作大都是采用巴爾沙木、納米、蘆葦、孔雀羽等材料, 但巴爾沙木,納米, 蘆葦, 孔雀羽這幾種工藝的產品大都不耐用;目前正在研發用碳纖維材料制作漁漂,現有的碳纖維材料的制作工藝,它一般是用0/90的單方向性布合成不同的角度和1K,3Kwoven的布進行包扎,這樣制作的產品會有不同纖維材料的重合口,這樣會造成浮漂的平衡度不穩定,嚴重時還會出現浮漂在重合口裂開的情形;或者是將材料進行貼模而做,雖然這樣的工藝沒有重合口產生,但是由于兩片材料之間的厚度會產生合模線,就是經過研磨處理毛胚后,還是有出現合模線裂開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碳纖維漁漂的制作工藝,該工藝所得產品的品質穩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無纖維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將合模線處理干凈實現無縫對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碳纖維漁漂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發泡好的聚胺酯材料按漂身尺寸進行裁剪,并經過成型后得漂身芯材;
(2)裁剪好腳簽,并將腳簽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12~15mm;
(3)在插好腳簽的聚胺酯的漂身芯材上刷丙烯酸微球顆粒;
(4)將碳纖維編織軟管放入稀釋好的環氧樹脂中浸泡;
(5)空心管套在浸泡過的碳纖維軟管上,再把刷有丙烯酸微球顆粒的漂身芯材放入套好碳纖維編織管的空心管上,再慢慢將空心管抽出并將碳纖維編織管緊套在有丙烯酸微球顆粒的漂身芯材上,完成包料;
(6)將包料好的材料放入成型模中加熱成型,脫模后可得粗胚,用水磨砂紙將粗胚上的樹脂磨干凈;
(7)粗胚精細打磨:先用砂紙帶水進行粗磨,再用砂紙進行細磨,最后用砂紙進行精細磨;
(8)涂裝:進行透明底漆加工,再畫上產品設計的圖案,最后進行透明金油處理得完成品。
步驟(3)中刷丙烯酸微球顆粒具體為:先將環氧樹脂和醋酸甲脂中加入丙烯酸微球顆粒和黑色的染料水一起攪拌均勻,再將上述溶液刷在插好腳簽的聚胺酯的漂身芯材上,然后常溫靜置12小時或者在50℃的恒溫下烘烤2小時將醋酸甲脂揮發。
步驟(4)中浸泡具體為:環氧樹脂加入等重量的醋酸甲脂稀釋,再將碳纖維編織軟管浸入稀釋好的環氧樹脂中泡10~12秒,然后將碳纖維編織軟管取出并將多余的樹脂刮掉,常溫靜置12小時或者在50℃的恒溫下烘烤2小時將醋酸甲脂揮發。
本發明工藝所得產品的品質穩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無纖維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將合模線處理干凈實現無縫對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碳纖維漁漂采用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1)將發泡好的聚胺酯材料按漂身尺寸進行裁剪,并經過成型后得漂身芯材;
(2)裁剪好腳簽,并將腳簽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12~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涂平華,未經涂平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35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