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33505.2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5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雙營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麗芳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麗芳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寧***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腐蝕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硅酸鹽水泥80-90份、鋼渣集料18-22份、鋼纖維13-17份、硅粉13-15份、粉煤灰微珠20-40份、黃沙5-10份、碎石5.6-5.9份、聚丙乙烯纖維5-9份、橡膠粉10-14份、納米水性粘合劑6-7份、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18-25份、有機硅改性酚醛環(huán)氧乙烯基酯樹脂5-7份、硫鋁酸鹽熟料0.2-0.3份、消泡劑5-7份、硅藻土粉2.5-5.5份、氟硅酸鈉16-20份、活性硅酸鈣2.5-8.5份、木質(zhì)磺酸鈣7-13份、彈性硅丙乳液20-30份、納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5-8份、水30-40份、聚羧酸型減水劑0.3-0.9份、阻銹劑0.02-0.05份、耐化學(xué)品改性劑10-20份。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粉的粒徑為8-10目。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聚丙乙烯纖維、鋼纖維均由長纖維、短纖維和中纖維構(gòu)成,其中,長纖維、短纖維和中纖維的質(zhì)量比為1:3:2。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纖維的長度為5-10毫米,中纖維的長度10-15毫米,長纖維15-20毫米。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硅酸鹽水泥80份、鋼渣集料18份、鋼纖維13份、硅粉13份、粉煤灰微珠20份、黃沙5份、碎石5.6份、聚丙乙烯纖維5份、橡膠粉10份、納米水性粘合劑6份、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18份、有機硅改性酚醛環(huán)氧乙烯基酯樹脂5份、硫鋁酸鹽熟料0.2份、消泡劑5份、硅藻土粉2.5份、氟硅酸鈉16份、活性硅酸鈣2.5份、木質(zhì)磺酸鈣7份、彈性硅丙乳液20份、納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5份、水30份、聚羧酸型減水劑0.3份、阻銹劑0.02份、耐化學(xué)品改性劑10份。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硅酸鹽水泥90份、鋼渣集料22份、鋼纖維17份、硅粉15份、粉煤灰微珠40份、黃沙10份、碎石5.9份、聚丙乙烯纖維9份、橡膠粉14份、納米水性粘合劑7份、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25份、有機硅改性酚醛環(huán)氧乙烯基酯樹脂7份、硫鋁酸鹽熟料0.3份、消泡劑7份、硅藻土粉2.5-5.5份、氟硅酸鈉20份、活性硅酸鈣8.5份、木質(zhì)磺酸鈣13份、彈性硅丙乳液30份、納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8份、水40份、聚羧酸型減水劑0.9份、阻銹劑0.05份、耐化學(xué)品改性劑20份。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腐蝕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硅酸鹽水泥85份、鋼渣集料20份、鋼纖維15份、硅粉14份、粉煤灰微珠30份、黃沙7.5份、碎石5.75份、聚丙乙烯纖維7份、橡膠粉12份、納米水性粘合劑6.5份、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21.5份、有機硅改性酚醛環(huán)氧乙烯基酯樹脂6份、硫鋁酸鹽熟料0.25份、消泡劑6份、硅藻土粉4份、氟硅酸鈉18份、活性硅酸鈣5.5份、木質(zhì)磺酸鈣10份、彈性硅丙乳液25份、納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6.5份、水35份、聚羧酸型減水劑0.6份、阻銹劑0.035份、耐化學(xué)品改性劑15份。
8.一種抗腐蝕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按權(quán)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配方稱取各組分;
S2、將稱取的鋼纖維、聚丙乙烯纖維、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纖維通過超聲波分散于水中,形成懸濁液;
S3、將稱取的鋼渣集料、硅粉、粉煤灰微珠、橡膠粉、有機硅改性酚醛環(huán)氧乙烯基酯樹脂、硅藻土粉、氟硅酸鈉、活性硅酸鈣、木質(zhì)磺酸鈣、彈性硅丙乳液、納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置于高速剪切機內(nèi)混合攪拌均勻后,得混合物A;
S4、將稱取的消泡劑、阻銹劑、耐化學(xué)品改性劑、納米水性粘合劑在0.8-1MPa的壓力下與所得的懸濁液攪拌均勻后,在0.8-1MPa的壓力下加入混合物料A,攪拌均勻后,常壓下加入稱取的硅酸鹽水泥、黃沙、碎石、硫鋁酸鹽熟料攪拌均勻,得混合物料B;
S5、將稱取的聚羧酸型減水劑在0.6MPa的壓力下與稱取的一半的水混合攪拌均勻,得混合物料C;
S6、將所得的混合物料C加入所得的混合物料B,攪拌均勻后用提升機將所得的混合物料輸送入成品勻化倉中,通過勻化倉底部產(chǎn)生的空氣均化后即得。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青海民族大學(xué),未經(jīng)青海民族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3505.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