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上浮橋鋼結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31873.3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5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興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臺蘇明高速鋼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5/14 | 分類號: | E01D15/14;E01D19/00;G08B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224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上 浮橋 鋼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上浮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上浮橋鋼結構。
背景技術
浮橋,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橋墩,浮在水面的橋梁。軍隊采用制式器材拼組的軍用浮橋,則稱舟橋。浮橋的歷史記載以中國為早。《詩經·大雅·大明》記載:“親迎于渭,造舟為梁”,記載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橋。在國外,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達米亞修建過浮橋。浮橋可用于人行、公路、鐵路。其構造并不復雜,架拆也方便,但維修費用高。平時可用以應急救災或作為臨時性交通設施,戰(zhàn)時可用以保障軍隊迅速通過江河軍用的制式舟橋,為增加其機動性,常用輕金屬制成自行式的。
但是現有的水上浮橋結構復雜,功能單一,只能用于人們臨時性交通,在人們行走浮橋時,若是不小心掉進水里,而周圍卻沒有人注意到時,就會導致不能及時營救的情況,不僅不利于人們的安全,而且也給人們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水上浮橋鋼結構,通過在橋面上端設有的防滑墊和設置了攝像頭以及紅外傳感器,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上浮橋鋼結構,包括鋼柱、水面、鐵浮箱和橋面,所述水面上端設有鐵浮箱,所述鐵浮箱通過鉸鏈固定連接,所述鐵浮箱上端設有履帶,所述履帶內設有鋼管,所述履帶上端設有橋面,所述橋面上端設有防滑墊,所述橋面兩側均設有護欄,所述護欄兩端均設有鋼柱,所述鋼柱上端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鋼柱上端一側設有攝像頭,所述鋼柱內部設有紅外傳感器,所述紅外傳感器下端設有信號發(fā)射器,所述信號發(fā)射器下端設有報警器,所述報警器下端設有聲音傳感器,所述聲音傳感器下端設有蓄電池,且水泵與超聲波振蕩器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水箱下端設有軟水器,所述軟水器下端設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一側設有進水口,且水箱、軟水器、過濾器、飲水機出水口和進水口均為管道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鋼柱共有兩個,且均勻設置在護欄兩端。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鋼柱為不銹鋼材料制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橋面與防滑墊粘合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防滑墊為橡膠材料制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攝像頭為紅外攝像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水上浮橋鋼結構,通過在鐵浮箱上端設有的履帶和履帶內設有的鋼管,可以便捷的移動和搭設水上浮橋,通過在橋面上端設有的防滑墊,防止人們行走在浮橋上容易滑進水里,通過在鋼柱上端設有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吸收太陽能給蓄電池充電,通過設置了攝像頭,可以拍攝浮橋橋面情況,通過在鋼柱內部設有的紅外傳感器,對行走在浮橋上的人進行紅外感應,通過設置了信號發(fā)射器,在人們落水時將信號發(fā)送給相關人員,并通過報警器進行報警,通過設置了聲音傳感器,感應人們的呼救聲,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為人們安全行走浮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一種水上浮橋鋼結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所述鋼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太陽能電池板;2、護欄;3、鋼柱;4、水面;5、鐵浮箱;6、鉸鏈;7、履帶;8、鋼管;9、橋面;10、防滑墊;11、攝像頭;12、紅外傳感器;13、信號發(fā)射器;14、報警器;15、聲音傳感器;16、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臺蘇明高速鋼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東臺蘇明高速鋼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18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RPC鋼桁組合橋面和連續(xù)梁橋
- 下一篇:一種折疊機動浮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