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在調控萊茵衣藻鎘耐受性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1277.5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4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麗麗;劉艷玲;章偉雄;康研;周俊飛;胡瀟;田廣梅;魏志新;王露;方治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31 | 分類號: | C12N15/31;C12N1/13;C07K14/405;C12Q1/02;C02F3/32;C12R1/89;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勁松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萊茵衣藻 g3280 t2 基因 調控 萊茵衣藻鎘 耐受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萊茵衣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和環境污染治理領域,具體涉及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在調控萊茵衣藻鎘耐受性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鎘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標準電池,煙幕彈,熒光粉,顏料、合金制造等。鎘的化合物也曾廣泛用于制造塑料穩定劑、電視映像管熒光粉等。大量工業廢水,廢棄物的排出,使鎘離子進入土壤,空氣,甚至食物。重金屬鎘具毒性,不是人體必需元素,人體內鎘是通過食物、水、空氣進入體內蓄積下來的,因此會對人體,動植物體的健康帶來隱患。鎘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長期暴露會造成嗅覺喪失癥、牙齦黃斑或漸成黃圈,鎘化合物不易被腸道吸收,但可經呼吸被體內吸收,積存于肝或腎臟造成危害,尤以對腎臟損害最為明顯,還可導致骨質疏松和軟化,長期吸入鎘可產生慢性中毒﹐引起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質﹐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雖多屬正常﹐但腎小管的回收功能卻減退﹐并且尿鎘的排出增加。所以隨之而出的水體污染,空氣污染等亟待解決,加強環境監測不容小覷。環境中監測鎘的方法包括: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雙流總分光光度法、陽極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極譜法等,利用生物手段監控也在逐步成為一種新的污染防治措施。
萊茵衣藻作為單細胞真核生物,培養條件簡單,生長周期短,光合效率高,與動植物相比,更容易獲得突變體,環境適應性強,是水體污染監控和治理的一種理想的模式生物。本發明發現了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及其編碼蛋白調控鎘耐受性的功能,不僅能夠進一步用于研究衣藻重金屬鎘代謝調控網絡,為生物法治理重金屬鎘奠定理論基礎,由g3280.t2基因突變形成的突變體藻株(KY1)更是對氯化鎘具有顯著的敏感性,可應用到水體環境中通過生物手段進行鎘污染的監控和檢測當中,進而為污水治理提供新的生物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在調控萊茵衣藻鎘耐受性中的應用。基于g3280.t2基因調控萊茵衣藻鎘耐受性的功能,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在降低萊茵衣藻鎘耐受性中的應用,提供萊茵衣藻鎘敏感型藻株的獲得方法以及鎘敏感型藻株的應用等。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通過將含巴龍霉素抗性基因的aphⅧ片段隨機插入衣藻中得到了對鎘顯著敏感的萊茵衣藻突變藻株,進一步鑒定發現突變藻株的鎘敏感性是由于aphⅧ片段插入到g3280.t2基因第5個外顯子中造成的。g3280.t2基因在JGI萊茵衣藻基因數據庫中的基因編號是Cre03.g160200.t1.2,位于萊茵衣藻第3號染色體,其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基于上述發現,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萊茵衣藻g3280.t2基因在調控萊茵衣藻鎘耐受性中的應用。
所述g3280.t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為下述序列中的一種:
(1)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894bp的核苷酸序列;
(2)包含編碼SEQ ID NO:2所示蛋白質的核苷酸序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漢大學,未經江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12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解塑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含莫來石的耐火磚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