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助人上車輪椅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1146.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0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楊波;牛成成;楊睿;陳澤帥;韓曉川;金宇杰;蔡姚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G5/00 | 分類號: | A61G5/00;A61G5/08;A61G7/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紅芳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助人 上車 輪椅 | ||
1.一種助人上車輪椅,包括折疊式的輪椅框架,輪椅框架底腳設有前輪(1)和后輪(6),其特征在于輪椅框架上還設有抬升機構(2)、扶手(3)、坐墊(4)、導軌板(5)、第三電機(7)及控制器,扶手(3)上設有與控制器連接的控制開關,第三電機(7)與導軌板(5)連接,控制導軌板(5)轉動,導軌板(5)不工作時與扶手(3)平行,抬升機構(2)頂部設有滑軌(204),滑軌(204)與傳送板(8)連接,傳送板(8)活動設置在輪椅框架上,在抬升機構(2)作用下,傳送板(8)能在輪椅框架上上下滑動,傳送板(8)上設有導軌初段(502),坐墊(4)放置在導軌初段(502)上,導軌板(5)和扶手(3)設置在輪椅框架兩側,導軌板(5)內側設有導軌中段(509),外側設有導軌末段(508),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坐墊(4)能在導軌初段(502)、導軌中段(509)及導軌末段(508)上滑動,將人送至汽車座椅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助人上車輪椅,其特征在于抬升機構(2)包括設置氣缸底座和滑軌(204),氣缸底座安裝在輪椅框架底部,氣缸(201)和支撐塊(206)設置在氣缸底座的相對兩側上,氣缸(201)的氣缸桿、支撐塊(206)及滑軌(204)上均設有滑塊(205),滑軌(204)上設有兩個滑塊(205),滑塊(205)上設有軸承支座(202),一組鋁桿(203)交叉連接構成多個連接的剪刀叉結構,剪刀叉結構的底部兩根鋁桿(203)端頭分別安裝在氣缸(201)的氣缸桿和支撐塊(206)的軸承支座(202)上,頂部兩根鋁桿(203)端頭分別安裝在滑軌(204)上的軸承支座(202)上、滑軌(204)上設有傳送板(8),傳送板(8)活動安裝在輪椅框架上,并抬升機構(2)的作用下,傳送板(8)能輪椅框架上上下活動,氣缸(201)與控制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助人上車輪椅,其特征在于坐墊(4)由夾持機構(401)、蝸桿(403)、第一光桿(404)、傘齒輪(405)、底板(406)、第一電機(407)、短光桿(408)、后板(409)、支撐板(410)及座板(11)構成,夾持機構(401)為4個,分別固定在底板(406)的四角,夾持機構(401)上設有蝸桿(403),第一光桿(404)為平行設置的兩根,每根第一光桿(404)兩端分別設置在兩個蝸桿(403)上,每根第一光桿(404)中部及短光桿(408)的中部、兩端端頭及第一電機(407)傳動軸上分別設有傘齒輪(405),第一電機(407)上的傘齒輪(405)與短光桿(408)中部的傘齒輪(405)嚙合,帶動短光桿(408)轉動,短光桿(408)端頭與第一光桿(404)通過傘齒輪(405)嚙合連接,第一光桿(404)帶動座墊(4)在導軌上滑動。
4.夾持機構(401)的頂部穿出支撐板(410)上方,上板(411)位于夾持機構(401)頂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助人上車輪椅,其特征在于坐墊(4)由底板(406)兩側設有側板(402),后面設有后板(409),底板(406)、側板(402)、后板(409)及支撐板(410)連接形成空間,夾持機構(401)、第一光桿(404)、傘齒輪(405)及第一電機(407)位于空間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114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爾夫球桿的連接結構
- 下一篇: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