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31076.5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3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佛祥;劉鵬;朱剛;張志偉;王禮文;吳澤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7/24 | 分類號: | A01N47/24;A01N47/18;A01N51/00;A01P21/00;A01P7/0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張漢青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種子 處理 組合 | ||
1.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噻蟲嗪二元組成,中生菌素和噻蟲嗪的重量比例為1-10:1-60;或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和噻蟲嗪三元組成,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和噻蟲嗪的重量比例為1-30:1-30:1-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中生菌素和噻蟲嗪的重量比例為0.1:1、1:1、1:10、1:20或1: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和噻蟲嗪的重量比例為0.32:0.08:11、3.2:0.8:11、5.6:1.4:11、8.8:2.2:11、88:22:11、3.2:0.8:0.4、3.2:0.8:4、3.2:0.8:20或3.2:0.8: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采用現有的農藥工藝技術制備成直接使用的劑型,包括種子處理懸浮劑、懸浮種衣劑、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干拌種劑、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當加工為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時,各組分重量百分百為:吡唑醚菌酯6.4%,中生菌素1.6%、噻蟲嗪22%、木質素磺酸鹽4%、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堿性玫瑰精3%,高嶺土補足至100%。將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劑混合,機械粉碎后再經氣流粉碎,混合均勻,制得30%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當加工為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時,各組分重量百分百為:中生菌素2%、噻蟲嗪22%、木質素磺酸鹽4%、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堿性玫瑰精2.5%,高嶺土補足至100%。具體生產步驟為:將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劑混合,機械粉碎后再經氣流粉碎,混合均勻,制得22%中生菌素·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當加工為種子處理懸浮劑時,各組分重量百分比為:吡唑醚菌酯6.4%,中生菌素1.6%、噻蟲嗪22%、聚羧酸鹽3%、丁基萘磺酸鈉5%、甲醇0.5%、硅酸鎂鋁0.5%、甘油0.5%、阿拉伯膠2%、堿性玫瑰精2%,去離子水載體補足至100%。將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劑混合,經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機中砂磨后,在水系介質中形成高分散、穩定的懸浮體系,制得30%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當加工為種子處理懸浮劑時,各組分重量百分比為:中生菌素2%、噻蟲嗪22%、聚羧酸鹽3%、丁基萘磺酸鈉4%、甲醇0.5%、硅酸鎂鋁0.4%、甘油0.5%、阿拉伯膠1.6%、堿性玫瑰精1.6%,去離子水載體補足至100%。將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劑混合,經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機中砂磨后,在水系介質中形成高分散、穩定的懸浮體系,制得22%中生菌素·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
9.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子處理組合物在于馬鈴薯種子處理及預防馬鈴薯病、蟲為害,提高馬鈴薯生長抗逆性上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107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補骨脂素與金核霉素的殺菌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含蛇床子素的農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