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9893.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590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毅敏;孔明;汪龍眠;孟瑞華;高月香;晁建穎;楊飛;彭福全;朱月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06;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江蘇瑞途律師事務所 32346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1004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原位 治理 淤泥 污染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屬于環境工程水處理領域。針對河道淤泥內源污染難以高效治理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具體為采用鎖磷劑phoslock、過氧化鈣以及鋁改性沸石組合,原位修復淤泥,高效地抑制淤泥內源污染,便于下一步生態治理污染水體,最終實現長久改善水體污染情況。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環境工程水處理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例如城市黑臭河道、湖泊水體富營養化、水體藻類爆發等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水體水質超標,一個重要來源為淤泥內源污染。清淤工程作為一種有效清除水體底部淤泥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水污染治理過程。但是由于早期城市建設,缺少規劃,沒有為城市河道兩旁留出空間,導致黑臭河道兩邊實施清淤工程的難度較大。同時,湖泊水體容積大,難以采用干式清淤;同時,由于湖泊水面面積大,采用濕式清淤工程施展困難。在以上列舉的情況下,采用異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技術難以實行,所以采用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
眾多文獻中,對于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的可行性做出詳細研究。有文獻表明投加過氧化鈣可以有效提升水體溶解氧狀況,同時抑制淤泥中磷酸根的釋放。沸石聯合過氧化鈣可以有效減少水體的氨氮含量,但是這種方式吸附效果有限,且持續時間不長。
經檢索,專利號ZL201410839564.4,公開號CN 104591512A,其公開了一種酶、菌制劑原位修復底泥污染工藝,其專利內容:設置生態載體,并于所述載體內多層分布或投放酶制劑及菌制劑所述酶制劑通過催化使所述底泥中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改變其成分所述菌制劑催生各種微生物,不但可以使水質迅速達標而且同時還賦予了已被治理過的水質可以使其不斷自檢并使其保持清潔的功能。但是,此種方法的實施環境要求嚴苛,要求淤泥的環境適合霉菌的生長環境。
再次經檢索,專利號ZL201210162877.1,公開號CN 102674646A,其公開了一種地表水體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復方法,其專利內容:通過將硝酸鹽溶液注入底泥利用硝酸鹽去除底泥中的有機污染物并抑制底泥中磷的釋放再將活性覆蓋材料投加到底泥一水界面上形成一層活性覆蓋層系統,利用所形成的活性覆蓋層系統控制底泥中釋放出來的氨氮,并阻止孔隙水中硝酸鹽向上覆水的遷移以防止上覆水的硝酸鹽污染。但此種方法對施工要求嚴苛,難以在大規模工程中實施,只適合小試。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有黑臭河道施工實施難度高及以往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技術只針對單一污染物水質指標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其通過藥劑組合施加于黑臭河道以便對水體的多種污染物去除,達到有效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效果。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原位治理淤泥內源污染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1)加水溶解鎖磷劑phoslock,制得濕投的鎖磷劑phoslock;干燥過氧化鈣,制得干投的過氧化鈣;干燥鋁改性沸石,制得干投的鋁改性沸石;其中所述的鎖磷劑phoslock為澳大利亞Phoslock Water Solutions的產品;經試驗發現鎖磷劑phoslock提前進行加水溶解,這比直接將鎖磷劑phoslock投入到水體的表面效果更好,避免直接投入水體的表面,使得一些有機污染物直接包裹在鎖磷劑phoslock的表面從而難以發揮性能;同時過氧化鈣和鋁改性沸石為了發揮更好的性能,需確保投入前的過氧化鈣和鋁改性沸石的干燥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未經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98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