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8769.9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7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少雷;馮玉;凌松;楊孝志;陸巍;趙成;史亮;薛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合肥匯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旁路 電路 實現 漏保不 停電 試驗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線進線、中性線進線、相線出線、中性線出線,所述相線進線與相線出線之間串聯連接有相線保護開關、相線雙向可控硅,相線雙向可控硅上并聯連接有電壓表;所述中性線進線與中性線出線之間串聯連接有中性線保護開關、中性線雙向可控硅;所述中性線保護開關與中性線雙向可控硅之間通過導線連接有可變電阻,可變電阻串聯連接有電流表、機械開關,機械開關連在觸點2時為懸空狀態,機械開關連在觸點1、3時均為連通狀態,觸點1、3分別通過導線連在相線雙向可控硅的兩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線進線、中性線進線、相線出線、中性線出線分別通過大電流可插拔端子與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的相線進線、中性線進線、相線出線、中性線出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電阻由步進電機提供動力來調節阻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表、電流表的信號輸出端接入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與相線雙向可控硅、中性線雙向可控硅、步進電機控制連接。
5.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單臺漏保不停電試驗
1)單片機控制各個雙向可控硅先不導通,直接按下漏保試驗按鈕;
2)待電壓表監測到電壓變大,即漏保分閘后,單片機控制各雙向可控硅在10ms內導通,接管負荷,達到近似不停電的效果;
3)待電壓表監測到電壓變小,即漏保合閘后,單片機控制各雙向可控硅關閉;
(2)單臺漏保不停電自動化檢測試驗
1)單片機控制各個雙向可控硅先不導通,先將機械開關連到觸點1,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調整可變電阻,調整測試電流到合適值;
2)再使機械開關接通觸點3,給漏保施加剩余電流,單片機開始計時;
3)待電壓表監測到電壓變大,即漏保分閘后,將機械開關連到觸點2,停止施加剩余電流,同時單片機控制各雙向可控硅在10ms內導通,接管負荷,達到近似不停電的效果;
4)待電壓表監測到電壓變小,即漏保合閘后,單片機控制各雙向可控硅關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臺漏保不停電自動化檢測試驗過程中可測試并記錄驗證剩余電流動作值、分斷時間分斷時間,并驗證剩余電流不動作值、極限不驅動時間參數是否符合要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按流程自動完成,檢測中每當漏保分閘后,提示手工合閘或者等待漏保自動重合閘后再進行后續測試流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與人機界面連接,通過人機界面設置測試參數、提示操作步驟并顯示所有測試結果及測試合格與否。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通過旁路電路續流實現漏保不停電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保采用具備自動重合閘功能的漏保時,可通過單片機控制進行不停電定期自動檢測試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合肥匯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合肥匯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876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