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缸增氧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8343.3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0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畢志雄;李雪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缸增氧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魚缸增氧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魚缸增氧泵主要有以下兩種工作方案:
方案一:利用水泵加快魚缸水的循環,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以起到增氧效果。
方案二:利用氣泵將大量細小氣泡引入魚缸底部,以實現水體增氧的效果。
但這兩種方案都有不足之處:方案一泵體帶到的水流噪音較大,方案二不能實現對魚缸水的攪拌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缸增氧裝置,通過對魚缸水體局部高速攪拌,增大魚缸含氧量的同時,達到延緩水體的變質速率以及減小魚缸增氧存在的噪音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方案:一種魚缸增氧泵,包括機座、機身、機體蓋以及固定于所述機體蓋上的電機,所述機座與機身底部連接,所述機身頂部與機體蓋連接,所述電機固定于機體蓋上。所述電機的軸通過所述機體蓋通孔伸入裝置內。
優選的,所述機座可采用一定的平面彎曲度。
優選的,所述機身附有細小通孔。
優先的,所述機體蓋設有長通氣柱。
優選的,所述機體蓋設有通孔供電機軸通過。
優選的,所述電機可采用各式功率尺寸及轉速。
優選的,所述電機的軸前段連接有扇葉。
優選的,所述扇葉應在液面以下。
與現有增氧方式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增加魚缸含氧量的同時,通過水體攪拌可有效延緩水體變質速率,讓用戶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魚缸增氧裝置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魚缸增氧裝置組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魚缸增氧裝置半剖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魚缸增氧裝置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魚缸增氧裝置,一種魚缸增氧泵,包括機座1、機身2、機體蓋3以及固定于所述機體蓋上的電機4,所述機座1與機身2底部連接,所述機身2頂部與機體蓋3連接,所述電機4固定于機體蓋3上。所述電機4的軸通過所述機體蓋通孔7伸入裝置內。
優選的,所述機座1可采用一定的平面彎曲度。
優選的,所述機身2附有2至3mm直徑細小圓形通孔5。
優選的,所述機身2與所述機座1可采用焊條電弧焊等方法連接。
優先的,所述機體蓋3設有5cm長通氣柱6。
優選的,所述機體蓋3設有1cm直徑圓形通孔7。
優選的,所述機體蓋3與所述機身2可采用卡扣結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機4可采用60ktyz型永磁同步電機。
優選的,所述電機4的軸前段連接有扇葉8。
優選的,所述扇葉8應在液面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83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產養殖環境監控系統
- 下一篇:利用太陽能提升海參育苗池水溫的儲備系統





